大年初一单日票房就已突破8亿,接近2002年全年总票房,
截止今年中午于大年初一上映的四部大片总票房突破36亿,
完成了去年的贺岁档的指标。
随着上映时间的推移,四部大片齐头并进的局面已然发生了变化,
贺岁档不再是明星堆砌的流量引导,
转而向口碑导引票房前进。
《功夫瑜伽》、《乘风破浪》由于口碑好转实现了单日票房的逆袭,
成龙大哥将周星驰和徐克这对王炸拉下了第一的位置,
韩寒则将全年话题热度持续不解的王宝强「斩」于马下。
90年代“双周一成”三分天下的争霸画面,
如今是剩下“双周”的寡头割据,
曾经潇洒英俊的小马哥毁于烂片,
虽然演技在线但是自2010年的《孔子》之后口碑就呈“自由落体”式下降,
当然《让子弹飞》还是要排除在外的。
而在今年的贺岁档中没有了发哥的身影,
星爷与大哥的对擂中,
作为「贺岁档」开创者的大哥还是以口碑逆袭略微占优。
说起贺岁档,很多客官都会想到冯小刚,
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辟了“贺岁”一词,同时也将“贺岁档”引进内地,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大哥才是中国贺岁档第一人,
1995年同步上映的《红番区》是内地上映的第一部真正有贺岁意义的电影。
《红番区》本身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制作,面向的是全世界,
这部电影不仅让打开了成龙在好莱坞的地位,也把他引入了内地贺岁档,
虽然本片有成龙一贯的喜剧风格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部命题严肃的大片。
从1995年的《红番区》到2017年的《功夫瑜伽》,成龙已经超过十次参与到内地的贺岁档了。
而成龙大哥的电影都是以“和”贯穿全片,
《红番区》以一反常态的套路开启了成龙的好莱坞一线之路,
同时也可以从此片中窥见大哥成为举世瞩目巨星的艰辛之路。
回顾大哥的电影之路,本就是一部逆袭的大片。
1972年在李小龙《猛龙过江》中跑龙套,被打的鼻青脸肿。
打脸一众拍戏擦破点皮就通稿满天飞的小鲜肉。
1983年自导自演《A计划》从钟楼上掉下摔断脊椎。
自1985年的《警察故事》系列,成龙拍摄时失去呼吸,接受紧急治疗,因脊椎受损和盆骨错位险些瘫痪。
1987年的《龙兄虎弟》从城堡跳到三米开外的树上然后滑下,但不幸手滑凌空跌下15米的地面,下跌时更被树枝绊倒双脚以致头部着地,导致中耳骨破裂,右耳腔内积结血脓,当时恰巧以为欧洲著名的耳科手术专家在南斯拉夫旅游,否则大哥就会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往生。
1991自导自演《飞鹰计划》从索道滑下导致胸骨撞伤移位。
1993年参演《城市猎人》时受伤,右肩扭伤、脱臼,膝部撞伤。
1997年拍摄《一个好人》时跳桥撞伤鼻骨,高空坠下,伤颈骨。
1998年,拍摄《我是谁》时左边肋骨和脚踝受伤。
2005年,拍摄《宝贝计划》时不慎从15米大树掉落,头部直接撞击水泥地面,左臂及左腿均粉碎性骨折。
成龙今年已经63岁了,
迄今为止,拍摄动作片从不用替身,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也不拿拍摄受伤当做宣传噱头,敬业和负责精神不知道现在的流量小生们看到之后会不会闭关修炼一番再出来闯荡。
而像成龙大哥对作品负责的还有《搜魔纪》剧组,
此剧的导演在拍摄时顶着大肚子和烈日一拍就是到凌晨才收工,
有好几次都要在现场吸氧才能维持正常的拍摄工作。
好在结果是可喜的,有兴趣的客官微博关注话题#超级网剧#即可了解更多。
这一身的伤痛也为成龙带来了其他人几乎难以超越的荣誉,
他是唯一一个拍电影从来不找替身的国际动作巨星
他是唯一一个身兼十五项职务而破吉尼斯记录的人
他是唯一一个敢从高空直接跳活火山而破吉尼斯记录的人
他是唯一一个名字被命名为美国某一天节日的动作巨星
他是唯一一个被授予大不列颠帝国勋章的动作巨星
他是唯一一个连获31年不同世界荣誉的动作巨星
他是唯一一个引领华语电影几十年的动作巨星
他是唯一一个世界上出品过最多动作电影的动作巨星
他是唯一一个亚洲电影票房最多的动作巨星
他是唯一一个得到所有好莱坞动作明星认可的动作巨星
去年,他拿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个奖,之前都是给已退休的电影工作者,但成龙却调侃自己,希望拿了这个奖,未来还能争男主角。
他其实早已超过了应该退休的年龄,影史的作品够了,赚的钱也够了,但看他的片单,还是已经排到了2020年。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热爱啊。
87.5%的人都在使用石榴微电影app,让碎片化的时间不再无聊乏味。在360手机助手、豌豆荚、苹果商店、石榴微电影网等应用商店或网站均可下载或点击“阅读原文”。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