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磕头还能走多久

又是一个无聊的春节,跟南方朋友聊天谈起各地过年习俗。我家是河北邢台农村,过年的习俗是家家户户给长辈拜年磕头,大年初一起个大早给长辈拜年,有时还要拿一碗饺子给长辈留几个。

小时候奶奶在村子辈份比较大,差不多半个村子的人都要来拜年。辈份小的来的早,经常五点就会有人敲门,等到九点左右天亮了,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慢悠悠地走到院子里,大声地说“嫂子,给您磕头了!”然后到奶奶屋里说说话聊聊天。奶奶大年初一上午的时间都在等晚辈磕头,俗称“收头”。我印象中的大年初一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

后来奶奶过世了,我也不在村子里住了,大年初一爸妈回村去拜年,我连村子都没回。老家习俗是女孩子没成家不用去拜年,成家了也是跟着婆家人拜年磕头,于是我就成了春节被自动忽视的人。即便我没有回农村,但也明显感觉到年味越来越淡,人人都在抱怨过年好无聊。

拜年磕头在北方农村比较常见,但近几年也在逐步消失。有人说这是封建文化,早该取缔,不知道这种人的眼里什么样的过年才算不封建。拜年给自家长辈磕头,不分高低贵贱,不分贫富悬殊,只是按照长幼有序这一传统礼节孝道而来。辈份小就应多走动、多拜年,辈份大自然承受得了晚辈的磕头拜谢。长幼有序、尊老爱幼本是人人都懂的社会准则,每年只有一次给长者拜年磕头,这有什么难接受的呢?又哪里封建了?

想到磕头就想到《红楼梦》,元妃省亲,父亲给女儿下跪。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家族受尊敬程度是由成就和财富决定,而不是按照长幼尊卑来排位,那人与人之间也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亲情友情荡然无存,社会秩序必将混乱。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曾说中国农村靠关系在维系,长者为尊,农村不需要法律,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能够调解各种矛盾,农村有其自己的规则秩序。或许他们会迂腐固执,但农村生态伦理秩序延续千年依旧平和。

费孝通描述的中国农村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现在的农村变得富有、漂亮,但矛盾增多、乡情变淡。当农村的老人说话没有份量,当年轻人开始蔑视农村的传统习俗,那这个农村已不再淳朴,他延续千年的道德礼节正在逐步没落。

拜年磕头只是农村生活的一部分,没人知道这个习俗还能传几代。但从农村越来越少的老人和越来越多外出不回的年轻人看,农村的传统习俗已经岌岌可危,不知道再过十年农村过年会是怎样的景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说到过年,我感觉,还是农村的年有意思有味道。在我老家那个小村子,只种一季庄稼,秋收后农民手上没什么农活儿了,就开始...
    陌上心阅读 264评论 2 1
  • 1.春联 大年三十,家里人忙着贴春联,看了家里面买的对联,上面写着:上联是:腾瑞秉万里鹏程下联是:奉吉祥百事顺畅 ...
    继续海阔天空阅读 398评论 2 1
  • 我們的眼神其實無法描述 堅定?困惑?充滿鬥志?徬徨無措? 其實真相比事實複雜一萬倍 Photo by Gabbri...
    憨憨爹阅读 193评论 0 0
  • 葛亮是我今年元旦当日去书店认识的新作家,起初,一本封面设计不俗、持重但不笨重,尚有一种细致的粗糙感的书给我一种柔润...
    马叨叨阅读 696评论 1 6
  • 每个人每天都会拥有一样东西,朝来晚去,恒久不变,直至生命终结,这是上天馈赠给每一个人的礼物,也许是造物主最公平的赏...
    沈大牛阅读 625评论 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