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高效

(余映潮)课堂阅读教学的低效,就大面积上的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浮在课文的表面进行大量粗浅的零碎提问;二是课堂活动单调,课堂上缺少学生动笔的机会与可能;三是极少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这些问题指向同一陈旧的教学习惯:就课文“问”课文,极少考虑如何“变教为学”。

“变教为学”,其含义是,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中自己着意设计的“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

课堂上“学”的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实践过程。

学生“学”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学习语言、尝试学法、磨练能力的过程。

“变教为学”四个字,是教学、教研界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训练而提出的一种适时的教学理念,如果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11年新课标的内容来阐释,那就是: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读多写、大量实践,在形式丰富的综合训练中提高语文素养,就是“变教为学”的基本正确的方向。

也就是说: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力求在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让学生学有所得,一是语言的学用,二是基本的阅读技能的习练。变教为学,主要地就是在这两个方面让学生学有所获,练有所得。如下面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与方法,都是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训练的:学会圈画重点句段、学会做课堂学习笔记、学会摘抄、学会批注、学会整理、学会比较、学会从横向联系的角度观察语文现象与积累资料、学会归纳与提炼、学会阐释道理与进行质疑问难等。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目前能够真正在课堂上做到“变教为学”的地方或教师还不是很多,很多课堂教学现象,连“教”的层次都还没有达到。比如那种碎问连篇、一问到底、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总是处于“碎问碎答”状态的课堂,就是连“教”的味道也没有的课堂。

为了真正地实现在日常教学中“变教为学”,从习惯到理念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提升素养,落实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基于学生学习共同体培育语文生态课堂文化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
    火车头123阅读 6,426评论 0 8
  • 高效课堂的十大假象与对策 课堂是学校的心脏,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教学,而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
    李元昌阅读 6,997评论 0 8
  • 在南京的时候搬过两次家,后来从南京搬到上海。在上海这是搬的第四次家了,几乎是每年都要搬一次。这次不同的是,我们搬去...
    狮子王耶阅读 3,192评论 0 50
  • 在dpdk一些代码示例中,有一些使用到了读写锁和原子操作,后者也用于无锁队列的实现。如原子操作: 内嵌汇编代码,v...
    fooboo阅读 6,833评论 0 0
  • 最近,有个坊间流传的国际孤独等级表: 孤独真的可怕吗?真的让人避之不及吗? 有一位作家说:“哪里有人会喜欢孤独,不...
    山月华阅读 4,231评论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