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川菜课——碎肉豆腐

——日更第359天

齐帆齐老师微课第(233)篇

共计1506字数累计32917字数

周四上午有一堂川菜课,平时炒菜都是凭感觉,往往有好多时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有很多疑惑,所以自己炒菜往往水平就是不稳定。

今天来上课的有10多个学员,有些是属于外地人,虽说在成都生活了20多年,但是还是做不来川菜。可能大多都跟我一样吧,做菜不精想来提升一下,也有个别人是属于在家里无聊,没有事儿做。

我们去的时候就看见面前的大桌子上摆好了豆腐,蒜苗,老抽,蚝油,还有碎肉,大家就估计今天要做一个麻婆豆腐,结果罗老师说今天做的是碎肉豆腐。

后来才知道碎肉豆腐是基础,不管是麻婆豆腐也好,还是麻辣的米凉粉也好,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变化。

第一步:老豆腐切大丁,在淡盐开水中焯水,捞出来放入冷水沥干。

老师说一定要放在冷水中,不然会结团,当然你不想焯水也可以忽略这一步。老师一再跟我们说,在淡盐水里焯水过的豆腐会有点淡淡的盐味,而且会更加嫩滑。

第二步:炒锅炙热好后,加油(熟油、菜籽油),下碎肉炒香,加豆瓣炒香,加宜宾碎米芽菜,熔炒,加开水,下豆腐加酱油上色,把豆腐烧透,下蒜苗,水豆粉勾芡,推匀后起锅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老师说铁锅必须在第1次炙热好。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炙锅,先把锅烧热,稍微多烧一会,烧烫,倒入油让油在锅里转一圈让锅浸入适量的油,再把油倒出去。这再倒适量的油开始炒菜,这时的油温并不是很高,刚好适合炒菜,如果温度过高那个肉会粘锅。

炒菜用的油都是熟油,用的是菜籽油,不建议用压榨油。

碎肉炒香的意思就是炒到没有水分为止。

老师在同学们不断的提问中,不断地给我讲解一些炒菜的小技巧小窍门,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忽略的,恰好是关键。

我感觉每一步都很简单,但是每一步都有窍门,老师说其实炒菜炒得好不好,就在于你的油温以及你掌握的火候。

老师还跟我们说,他炒菜从来不添加鸡精和味精,他认为添加了这些调料会败了口味。我觉得这一点还挺不错的

老师跟我们讲解完之后就开始炒菜的,我们就在电视屏幕前观看他操作。

老师在炒菜

很快菜就炒好了,刚好摆在我的面前,色彩不错,好香呀!拍照,赶紧着。

碎肉豆腐

学员们赶紧用牙签品尝。大家都说好香呀!我觉得大家都是真心地称赞。

我放了一块豆腐放在嘴里,感觉特别香,豆腐的表面颜色也很红亮。是因为勾了欠之后,那个汤汁啊,全部都裹在了每一块豆腐上面。不仅如此,味道还入到了豆腐里面。

“真该打一碗米饭来下着吃!”这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品尝完后,老师开始继续讲解,更像是聊天。老师很机智,讲解的时候举一反三,这道菜的方法可以用来炒黄凉粉,只不过把蒜苗换成芹菜罢了。也可以添加豆豉和蒜,总之菜和调料都是可以自己变换的。

老师又跟我们分享了麻婆豆腐的做法,他说可以把碎肉换成牛肉碎,因为牛肉味道更鲜。

老师手写的菜谱

这样上课感觉好爽,就如同在聊天一样。讲解、观看、品尝、谈论、提问,蛮不错的。

网上看了一个“碎肉豆腐”的版本:炒至碎肉全变颜色,盛入碗里,放置一旁备用。

碎肉全变色,但是我们老师说的是把它炒至没有水分,因为全变色的话,那可能还会有水分。

还有说炒好了之后放入到碗中,放置一旁备用。罗老师跟我们讲的是尽量能够一锅成菜。他不建议把肉炒好了之后又倒入碗中。而是马上放入豆瓣酱煸炒。

我想说的就是网上很多版本,其实有很多细节是有疑问的,而我们现在面对老师可以直接提出你的疑问。搞清楚这样处理的理由,这样才可以举一反三。

其实不管是做什么事,只有你搞清楚了来龙去脉,你才能够熟能生巧,才能够驾轻就熟。

题外话:

罗老师跟我们说:豆腐在很多地方属于“白事”的代名词,因为“白事”就叫“豆腐宴”。而且豆腐也太便宜了!在婚宴的餐桌上出现是极不合适的。所以在婚宴这个大喜的宴席上,豆腐是坚决不能上桌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