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的关门弟子陈梅璋大师/作者:邵明

——天赋加勤奋铸就的大师

竹林兄《钱氏家训书法展》成功举办,可喜可贺。昨晚一拨同道好友假座绿杨邨酒店设宴庆贺。席上,遇到了正好从澳门回来的沈尹默孙子,和沈尹默先生的关门弟子、书法大师陈梅璋先生,使我甚感荣幸。

所谓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席间陈先生谈笑风生,幽默风趣,从每天送快递(送小孩上学),到书法界的轶闻趣事,再到他儿时参加书法培训班时沈尹默老先生牵着他的小手一起从培训班回家的往事,谈锋甚健。

席间,我好奇地问他,当年沈尹默老先生怎么会收你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作关门弟子的?还视如己出。他说,说来话长,这里还有个故事。

陈梅璋先生说,他家与沈尹默老先生的家都坐落在虹口区,而且只相隔一条马路。那时为了向沈老先生学书法,他每天都到沈老先生家门口等候他,这一等候就是一个季度三个月左右,从秋装改成了冬装。还好没有下雪,不然就是“程门立雪”了。他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沈老先生答应收了我这个小孩做学生,于是我就成了沈尹默先生的关门弟子。

我又问他,你怎么想起来要拜沈老先生为师的,是父母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想法?他娓娓道来,他从六岁起就学书法了。陈梅璋先生在家排行老七,而且父亲老来得子,望子成龙管教得很严,六岁时就被逼着练习毛笔字,一开始是被逼无奈,时间一长自己也就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参加了沈尹默老先生的书法培训班,更是有一股执着的劲道,对沈尹默老先生的崇拜之心油然而生,产生了要拜沈尹默老先生为师的想法。

竹林兄也说,他练习书法一开始觉得很无聊,感到是一种负担,后来慢慢的越练越有兴趣,再后来有一种成瘾的感觉,一天不拿笔就无法入睡。竹林兄还说,光有兴趣还不行,还必须要有名师的指点,技艺渐进,才能事半功倍之效。

我想陈梅璋先生是幸运的,遇到了名师的指点,这也是与他的执着是分不开的。古人说: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我想十二,三岁的陈梅璋当时并不懂此道理,这也许是他的天赋所赐,使他成了沈尹默的关门弟子。

同席的沈尹默的孙子戏说,老爷子对陈梅璋比对我们后辈还要好,既有褒意又不乏醋意。有趣有料的聚餐,时间总会觉得瞬间即逝,趣闻还没听完就已到了酒家打烊的时候了,我只能与各位大师一一惜别。

回到家里洗漱后上了床,却翻来覆去夜不成寐,于是上百度查询,录入于后:沈尹默,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难怪陈梅璋先生有如此高的书法造诣,还远渡东洋传教书法。夜深人静,我思绪着怎样把这段故事草蛇灰线留给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9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7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804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8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