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坚持, 不是确信坚持就是胜利, 而是有使命驱使, 志向支持,且能接受任何结果
君子有志,小人有愿。君子的志向比愿望重要,他不太去巴望能不能如愿, 而是坚定立志于这前进的方向。小人老纠结于能不能实现愿望, 老怀疑现在的路子行不行, 要换一条新路, 所以半途而废。说“坚持就是胜利”的人, 都不懂得坚持, 因为他巴望胜利。真正能坚持的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他能安然接受任何结果。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
华杉详解
“篑”, 是竹筐, 用来装土的, 孔子说, 比如你要堆一座山, 就差最后一筐土就堆成了, 你却停下来, 功亏一篑, 那是你自己停下来的, 没人拦着你。
反过来, 平地要堆山, 刚堆上一筐土, 要堆成一座山, 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堆成, 但是你积极进取, 继续进行, 那也是你自己的决定, 没人推动你。
小时候我们读过的《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无论做什么, 一在立志, 二在坚持, 三在不放弃。不管已经多么接近成功, 一旦不坚持了, 放弃了, 就前功尽弃, 废了。反过来, 不管离目标还有多远, 只要有志向, 能坚持, 永不放弃, 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坚持就是胜利, 不可半途而废, 不可功亏一篑, 这道理太简单了, 似乎人人都懂, 但能做到的就极少, 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来说, 凡是没有照做的, 都不是真懂的, 只是知道有这说法而已, 他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能坚持的人, 与不能坚持的人, 有三条理念上的本质区别:
1.君子有志, 小人有愿
君子为志向驱使, 他的着眼点在于“我要追求什么, 我要做什么”。小人为愿望吸引, 他的着眼点在于“我要实现愿望, 我要得到什么”。所以君子不太去巴望能不能如愿、什么时候能如愿, 而是坚定立志于这前进的方向, 锲而不舍。小人会时刻评估、怀疑:“到不了怎么办呢? 你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吗?要不要换一条道走呢? 该转型了! ”但凡问这问题的人, 一定不能坚持。
2.对“坚持错了”的认识论
坚持, 还是没达到, 坚持错了, 怎么办?
什么叫“错”? 很多人所谓的错, 是以结果为标准, 没成功就叫“错”,你怎么知道没成功呢? 你怎么知道现在是结果呢?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才
会功亏一篑呀, 就差一筐土, 你不堆了。
这还是鸡同鸭讲, 语言不通。有志向的人, 一是生知安行, 成败不改其乐;二是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我坚持修行自己, 能有机会, 就发挥;没有机会, 就藏之于身, 继续精进, 自得其乐。
3.是对“结果”的态度
“结果”怎么样呢? “成功”吗? 这是不能坚持的人问的问题, 还是在判断, 在犹疑。能坚持的人, 对结果只有四个字——死而后已。他除了坚持, 就是坚持, 他不跟你讨论什么成不成功、结果如何, 死的时候才有结果, 而且无论那时候是什么结果, 我都安然接受。君子只管自己努力, 能接受任何结果,因为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 我们能做的, 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就坚持把我那部分做好, 这叫尽人事, 听天命。
所谓坚持, 不是确信坚持就是胜利, 而是有使命驱使, 志向支持, 而且能接受任何结果。这理念, 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