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续参加了四次disc人际关系训练营的“留级生”,再一次跟随社群学习、听课,我依然感触深刻,以下内容是今天的有感而发!
disc的三个前提假设:
1、每个人都有DISC四种特质;
2、disc的四种特质是特点,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
3、disc的四种特质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感悟:测试结果是稳健支持型的SC,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更多的特质也是s和c,可能与我小时候的经历以及现在的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直认为自己没有D特质和I的特质,所以在刻意的调整。现在发现,有时候我会跟I特质高的儿子在一起玩的很嗨,也可以在做决定的时候使用自己的D特质,快速决断,不拖泥带水。
不同特质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时,行为模式差距很大,心情不好时,
D特质使用比较多的人会选择挑战性的活动或运动。
I 特质使用比较多的人更愿意参加朋友聚会,或者用买买买来发泄心头的不悦。
S 特质使用比较多的人更愿意回归家庭,为家人做服务,奉献爱心。
C 特质使用比较多的人更愿意一个人待一会儿,看书玩数独,做一些锻炼思维、提高认知的事情。
四种处理方式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
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给我们足够的信心,可以不断的去尝试,让我们看到每件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人生是有希望的。
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你的回应方式决定了事物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逻辑和内在信念,面对同一件事情,所做出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把失败看成是重新站起来的能量,而有的人却会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回避、逃避、踌躇不前。有的人把他人看成是伙伴,会尽力为他人作出贡献,帮助他人,在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也会怡然自得的接受别人的帮助;而有的人却认为别人是竞争对手,无法与他人建立伙伴关系,更无法合作,认为只有自己是最强的才是最可靠的,不愿意帮助他人,更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认为接受他人的帮助便是无能的表现。还有的人认为,让别人帮助自己是在给别人添麻烦。
理解自己的情绪,选择适合自己的事情,独处时照顾好自己,获得内在幸福感;相处时照顾好他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伴随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的,理解自己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情绪按钮,找到合适的释放方式,而不是委屈自己,或者将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借机发泄到他人身上。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情绪背后都是有原因和信念支持的。情绪帮助你找到的是你内在的需要以及未被满足的需求。
把对方的disc4种行为特质看成是特点,就可以帮助你从对方的缺点当中找到优点,从自己的优点当中找到不足,随时随地给对方传递:我懂你的信息。
没有“懂”的爱就会变成交换的筹码或要挟的工具。在我兼职从事的正面管教传播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确保爱的传递。在线下线上家长课堂当中,很多父母都一再强调自己很爱孩子,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孩子却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因此,发生了很多冲突和矛盾,导致亲子关系破裂,父母与孩子越走越远。disc就可以作为一个工具,帮助父母去了解孩子,很多时候父母关注的是事情,而孩子关注的却是感受;父母关注的是事情是否得到妥善解决,有没有产生我们想要的结果,而孩子需要的却是在问题发生的那一刻得到父母的认同,进而他自己就可以去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