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上)
*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 “符合”不是“等于”,热恋中的人必须要明白这一点。你对恋人有一种期待,恋人对你也有一种期待。很可能,你既符合她的期待,她也符合你的期待。但是,这种相互的符合只是一种运气,你们彼此并不真正懂得对方的期待。恋人不管多像你的理想父母,那也只是你的投射、你的看法,来自于你童年的期待。但实际上,你的恋人有另外一种生命体验,他是另外一个人。如果你只觉得恋人是你的理想父母,那就等于你只是将恋人当作了一个爱的工具或对象,而没有将恋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理解、来尊重。
*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恋爱过程没有完成前,我们彼此将对方当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我们也彼此努力去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形象。但结婚仪式完成后,理想父母回归到了现实,我们不再扮演彼此理想父母的形象,不愿意再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 即便一开始以为彼此符合,我们也必定会发现,对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人,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
* 这是生命中最大的教训之一,它告诉我们: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 所谓的缘分,在心理学看来,可以归纳为一个等式:缘分=恋上“爸爸”或爱上“妈妈”。阿莲和岳东的故事验证了这一点。
(下)
* 如何避免将权力规则带回家呢?
第一,要有明确的意识,将工作和家分开。告诉自己,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
第二,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可以在家继续工作,但不要将工作的气氛带回家。
第三,保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平等。在工作中,必然会有领导。但在现代家庭中,在解决问题时,要有“一家之主”。但在沟通中,应该相互尊重。
第四,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标是解决问题;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
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一、糟糕的婆媳关系;
二、严重的恋子情结。
感悟:夫妻关系在一切家庭关系中是中最主要的,也是首位的,这点从现实角度是能够得到验证的。
感悟:今天通过对本书这一部分的阅读,对恋爱观和择偶观的形成更加了解一些,也产生了一些共鸣,身边也有这样的案例,越来越觉得心理学的有趣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