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洗衣机之前,洗衣服是一件很让人很头疼的事情,特别是身在缺水的、贫穷、落后的西部农村。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自己洗衣服,那时主要洗的衣服是外套裤子,比如校服之类的,很容易脏,为了面子,每周不得不洗一次。洗衣服之前,需要先抱柴火到厨房热好水,然后再准备好一桶凉水。水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然后开始兑水:舀几瓢热水再加半盆凉水,水温调至刚刚好,最后把衣服放进盆里开洗。
小时候的衣服真脏,油渍、水渍、土渍……各种污渍都有,洗一件衣服不能放过每一个角落,于是一边撒洗衣粉一边用手搓,有些污渍需要费好大的力气。虽然只有几件衣服,但那个时候手小、力气小,衣服脏,按比例来讲,费的功夫要比成年人多很多。没有力气的时候会用刷子代替手,后来会使用搓衣板了,总之,每次都会为找到省力的洗衣服方法而暗自舒一口气。
第一盆水洗完所有衣服,然后再准备第二盆水涮一遍,每到这个步骤直到周一穿上干净衣服,内心成就感满满的,吃饭、写字的时候也格外小心,害怕把衣服弄脏了。洗衣服成了每个周末的负担。
后来长大了,有了力气,衣服也没有那么脏了,洗衣服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但又遇到成年人的劲敌——拖延症。洗几件衣服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洗一堆仍然让人望而生畏。楼里有一台公用的洗衣机,明明嫌弃,但是有时因为脏衣服多也会将眼睛一闭,把衣服塞进自己嫌弃的洗衣机里。
一天,听一位男同事讲到洗衣服丢袜子的事,心里推测他一定是在洗衣机里洗的。想到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放在他洗过臭袜子的洗衣机里,实在令人作呕。决定还是用手洗吧。
既然洗一件衣服不是什么难事,那就一天洗一件,脏衣服就不会积攒了。经过两个周的尝试,发现既不费力,屋子里也再没有脏衣服了。看到干干净净的床,心理上也清爽了很多。
从洗衣服这件事能得到什么道理呢,我想每天洗一件,每天完成一项,每天前进一小步,每天克服一点……似乎都是一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