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虚无主义(“上帝死了”)有限+偶然
保护层:文化/意义,对抗生命的有限性和时间性
虚无:人的一切意义、价值或真理都是人的创造
人不能接受自身存在的无意义: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康德:本体—叔本华:生命意志(等级越高,越敏感越痛苦)“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欲望得到满足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尼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艺术对于生命的解救:生命=艺术(创造):艺术是一种逃避(叔本华)艺术是一种肯定(尼采)
艺术创造:“梦”(阿波罗:和谐秩序节制)+“醉”(Dionysus崩溃无序混乱):感受个体生命毁灭与整体融合
希腊悲剧意义:人的个体脆弱有限pk生命整体永恒(叔本华:荒诞无意义/尼采:肯定)
希腊悲剧的内涵:命运观念
希腊悲剧常常展现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命运被视为一种超越人类力量的神秘存在,它不可抗拒且难以捉摸。例如在《俄底浦斯王》中,俄底浦斯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逃脱杀父娶母的命运,深刻地反映了命运的残酷和不可违抗性,引发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人性的探索
希腊悲剧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剧中人物在面对各种困境时,会展现出勇敢、坚毅、善良等美好品质,也会暴露出自私、贪婪、嫉妒等弱点。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为了报复丈夫的背叛,不惜杀死自己的孩子,展现出人性中复杂的一面,让观众对人性的多面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道德与伦理的思考
希腊悲剧涉及诸多道德和伦理问题,如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亲情与爱情的冲突等。在《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为了遵守神律和对亲人的爱,不顾国王的禁令埋葬兄长,引发了神律与王法、亲情与政治权力之间的激烈冲突,促使人们思考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的本质与界限。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希腊悲剧通过展现人物的苦难和挣扎,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尽管剧中人物常常遭受命运的折磨,但他们在抗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尊严和勇气,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意义的探寻,使希腊悲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
叔本华:生命意志/
叔本华哲学:生命意志论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命意志,它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冲动和力量,独立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之外。比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本能以及人类的各种欲望和行为,都是生命意志的表现。生命意志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永不停息地追求着自我保存和自我繁殖。
悲观主义人生观
基于生命意志论,叔本华提出了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他认为,由于生命意志的无穷欲望,人生注定充满痛苦。人们为了满足各种欲望而不断努力,但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而且,人生还面临着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苦难,所以,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美学观点
叔本华认为艺术是摆脱生命意志束缚、缓解痛苦的重要途径。在审美过程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自己的欲望和痛苦,进入一种纯粹的观照状态。此时,主体不再是个体的、受意志支配的自我,而是纯粹的认识主体;客体也不再是具体的、受因果关系制约的事物,而是理念。艺术通过对理念的表现,让人们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暂时摆脱生命意志的奴役。
伦理学思想
叔本华主张同情是道德的基础。他认为,当人们意识到所有生命都受到生命意志的支配,都在痛苦中挣扎时,就会产生同情心。通过同情,人们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减轻痛苦,从而减少生命意志之间的冲突。他还提倡通过禁欲和自我否定来抑制生命意志,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实现道德的升华。
尼采:权力意志
尼采哲学: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这并非指政治权力,而是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和力量。比如,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展现出的强烈求生意志,就是权力意志的体现。他强调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通过释放和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追求更高、更强、更卓越的状态。
超人哲学
超人是尼采提出的理想人格。他认为人类需要超越自己的本性,超人具有强大的意志力和创造力,能够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超人不是拥有超能力的人,而是敢于面对生活的苦难,积极肯定生命,超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束缚的人。
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尼采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西方的“奴隶道德”,认为它们是弱者为了限制强者而创造出来的工具,压抑了生命的本能和权力意志。这种道德强调谦卑、怜悯和顺从,不利于人类的自我超越和发展。他主张建立一种基于生命本能和权力意志的新道德观,即“主人道德”,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发挥自己的力量,肯定生命的价值。
永恒轮回
永恒轮回是尼采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所有的事物和事件都将无限次地重复出现。这一思想既包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也挑战了
梦的形象世界pk醉的现实性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思想联系
- 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两人都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批判反思。叔本华反对传统哲学将理性作为世界本质,认为世界本质是生命意志。尼采则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认为它们压抑了生命本能。
- 重视生命本能:他们都关注生命本能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强调生命的盲目冲动和欲望,尼采的权力意志也强调生命的自我超越和力量的释放,都认为生命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价值。
思想区别
- 悲观与乐观:叔本华持悲观主义,认为生命意志导致人生痛苦,人们难以摆脱。尼采则是积极的,他倡导人们以权力意志去超越自我和传统道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认为即使人生充满苦难,也应勇敢面对并赋予其意义。
- 道德观念:叔本华以同情为道德基础,认为减少生命意志的冲突可实现道德升华。尼采则提出“超人”哲学,反对传统的“奴隶道德”,主张建立基于生命本能和权力意志的新道德观,鼓励强者超越传统道德束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相互影响
尼采早期受叔本华影响深刻,其对生命意志的思考以及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叔本华的启发。但后期尼采逐渐摆脱叔本华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某些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和超越。
【海德格尔】-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