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北京行日记⑥神奇的时间管理日记

今天全天在北京师范大学f南院57号楼整理日记创新项目的实施方案,写到时间管理日记时,白建林老师分享他在记忆中有一位前苏联的时间管理大师,非常厉害,遗憾的是名字没能记忆清楚,好在万能的度娘真的很强大,百度一下瞬间就找到了。果不其然,这种方法简单而神奇,笔者受到很大启发,特地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一共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柳比歇夫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82岁时死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这一切都源于他在26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通过做这样的记录,柳比歇夫获得了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

大神柳比歇夫的伟大创举在于使时间管理走下神坛,它不再只属于少数人。仅仅只需纸和笔,我们凡人就都能掌握时间管理,后世无数时间管理流派也莫不源于此。

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

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日记是管理人生的工具,故我们完全可称之为时间日记(或时间管理日记)。

为什么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如此神奇?

1人脑短期记忆的缺陷

虽然人类大脑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复杂的事物,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你仍然记不清你昨天早上吃了什么、前天晚上几点睡的觉、大前天到底刷了多长时间朋友圈、逛了多长时间淘宝。

我们的大脑会自动选择把这些小事彻底遗忘,这其实也是大脑的一种策略,因为大脑这样才能腾出空间思考更有价值的事情。

可是问题来了,你也同样记不清你花费在有价值的事情上的时间。也许你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人类往往会高估自己在有价值事情上的时间投入,而这些全都无法被检测被证明,于是最终影响到了我们的成长速度。

2量化管理才是提高效率的最佳方式

通过时间记录,我们把不可捉摸的时间片段捕捉起来,笔记本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大脑”。

有了记录,才有可能进行量化管理,于是我们可以精确分析在每个方向上所花的时间。通过不断分析和研究这些时间片段,我们可以精确规划未来的时间走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获得了操纵未来的能力。

我们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就是在一个领域持续不断投入一万小时,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当我们学会了时间记录,是不是离这个梦想更近了点呢。

柳比歇夫记录日记示例: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

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要点

⑴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记录,而不是补记的。准确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

⑵切勿相信凭记忆的估计,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

⑶选择的时间记录区段要有代表性;

⑷及时调整时间分配计划。在检查时间记录时,要找出上一时段计划时间与实耗时间的差,并以此为根据,对下一时段的时间耗用予以重新分配;

⑸坚持才能成功。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步骤

⑴记录。运用各种各样的耗时记录卡准确地记录时间耗费情况。工作记实表,真实准确;

统计。每填完一个时间区段后,对时间耗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看看用于开会、听汇报、检查工作、调查研究、走访用户、读书看报等项目的时间比例有多大,并绘成图表。

⑶分析。对照工作效果,分析时间耗费的情况,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浪费时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做了不该做的工作;做了应该由别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犯了过去犯过的错误;开会和处理人事关系时间过长等等。

⑷反馈。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浪费时间因素的计划,并反馈于下一时段。

洛阳日记创新学会李明强2017年3月7日夜于北京师范大学南院57号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