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感知力和技能培养

今天跟大家聊聊小朋友在个体成长以及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哪些重要的能力,还有就是家长在此过程中所处的角色,是要让孩子放手去做给予鼓励呢?还是家长凡事亲力亲为压制孩子去做尝试?下面我们来看看培养孩子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有哪些?

1.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看到大人打扫卫生也会有模有样的拿个扫帚去拖地,这时我们会说:谢谢宝贝帮妈妈分担家务,并不去阻止他的劳动热情,也不担心孩子会打扫不干净。重要的是培养劳动兴趣跟热情,让他感到他可以做的到。

2.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有时我跟先生讨论问题有争议的时候,会问问宝贝的意见,你觉得这件事情该怎样解决呢?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孩子接触的知识不比大人少,有的时候会给大人不一样的启发。

3.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力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晚上睡前请孩子准备好要讲的绘本,读哪一本自己选择。同时读完后也自己收拾好。他会觉得书是他自己选的,而不是爸爸妈妈强迫要读的所谓“课本”。

4. 内省能力强: 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推荐家长跟孩子一起观看《头脑特工队》,有常见几种情绪的介绍,培养孩子说出当下情绪,避免不适当表达。

5. 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试着让孩子跟不同年龄段的大人或者小朋友交流,共同游戏。家长可以当观察者也可以当参与者,但请不要过度参与孩子跟别人的沟通中。

6.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孩子打翻牛奶,家长首先三次深呼吸稳定情绪(段位高的家长跳过比步骤),四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鼓励自己拿抹布清理餐桌或现场,也可以邀请家长帮忙。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安全第一。

7. 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比如人行道遇到红灯,有的行人看到没车就闯红灯,家长以身作则继续陪孩子等红灯。同时也可以灌输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与岳幼的老师和家长们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