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给我50法郎,贬低了我提供的帮助,也侮辱了我们的友谊”

激励排挤效应

所谓激励排挤效应,是指当人们不是为了挣钱去做一件事时,付钱给他们会破坏其做事的意愿,换句话说就是金钱上的激励会排挤掉非金钱意义上的动力。

朋友帮忙,该不该给钱?

脑哥认为这其实并不是个问题,而在于你怎么定义这个朋友关系,以及处理朋友关系的方式。

首先,如果朋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基于商业合作的,那么不给利益,反而奇怪了;然而在我们眼里,很多情况下,朋友与利益无关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请朋友吃饭或者送点小礼物什么的,但是不可以谈及金钱的。

为什么送礼物可以,给钱却不行呢?

这里其实牵涉一个概念,就是市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不同场景。

社会规范包括人们互相之间的友好请求。

你能帮我搬一下沙发吗?你能帮我换一下轮胎吗?社会规范暗藏在我们的社会本性和共同需要里。它一般是友好的、界限不明的,不要求即时回报的。你帮邻居搬沙发,这并不意味着他也必须马上过来帮你搬,就好像帮人开一下门——它为你们双方都带来愉悦,并不要求立即的、对等的回报。

然而市场规范里面,充满了工资、价格、租金、利息,以及成本和赢利。

很显然,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区分很明显了。

那么这个和礼物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大了去了,赠送礼物在社会规范中很常见,你肯定会精挑细选礼物给爱人、家人,而不会上去就说,给你钱,你去自己买吧。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人的“直爽”,认为还不如给钱呢。

但是一旦把礼物换成金钱,人内心潜在的市场规范就会占据社会规范的地位,这样对友情和亲情关系是非常不利的。

总结

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然而用金钱堆积起来的关系,往往也是不太牢靠的。

生活中,处理好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会对自己的亲情友情以及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现在生活中很多事情已经将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糅合在一起了,但是真心的希望还是分开些好,哪怕是自己内心有个清楚的界限也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首歌好像这么唱的,“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1997年,我在这儿出生,就算别人说我再不像,我都坚...
    雪子呀阅读 538评论 4 7
  • 透过结构看世界,帮我们洞悉本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朱进伟西农阅读 2,177评论 1 13
  • 今天中午的时候,周日在淘宝上淘的小书架到了,其实这个和鞋柜都是想在过年时买的,但过年时都没付诸行动,由于书越来越多...
    王忆尘阅读 263评论 6 2
  • 午饭时分,王经理开了个头,探讨了“孝”字,说看到一个视频,儿媳妇打公公婆婆讨钱,没拿到就发脾气,打骂老人,他的儿子...
    圆圆的湘气阅读 176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