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三机"

9月13日,青岛晴

       现代家庭用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还真是减轻了不少劳动量。但对于我这种年龄的人来说,依然有些不习惯。

       入乡随俗,有些事不习惯也得习惯,时间长了还可能成为享受,比如女儿家的三机。

       家里有小宝宝,嘴里啃的磨牙饼老是掉屑粒;载着宝宝的小推车在小区里来来去去,不小心沾了泥巴,带进屋;头发掉得厉害,地板上到处可见;吃花生,不小心掉壳了……女儿女婿“唤”出小米“扫地机器人”,一个脸盆大小的圆盘,任它在家里地板上“走来走去”,横扫一切细碎的废物,吞进“肚里”。这是一款智能机器,联网,有记忆功能,它能钻进凳子底下,会爬上落下,自动转移房间,到最后,自己“回家”,在固定的地点停止,然后自动充电。

       它“看”得很仔细,“扫”得更干净。傍晚,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它在工作。

它想进卫生间,但是门关着,只能悻悻而归


于是,它“走进”了客房间,继续工作


餐厅里凳子很多,它会钻进去,逐一清扫


完成工作,自动回到老窝,充电加油

       洗衣机是最常用的家用电器。夏天,衣衫单薄,我经常是手洗的。但在青岛,即使手洗的衣服也得甩干水分,不然,滴答下来的水滴不是淋湿了地板?女儿说,这甩干的时间与快洗的时间差不了多少,还不如直接用洗衣机。想想也是,要好的小姐妹时常劝我不要手洗,伤了皮肤,我应该接受才对。再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咱不能忽视手的美容。

现在都是滚筒式的洗衣机


晨晨宝宝最爱看洗衣时滚筒转动的场景

       女儿挑选洗碗机的时候,我持反对意见:小家庭,能有多少碗来洗?但是,厨房设计已经定局,洗碗机还是买了,安装了,现在每天都使用。

       无论锅碗瓢盆,感觉脏了,有油腻,大可放进洗碗机,加一块固体洗碗粉,然后按照清洁度选择时间,清洗,烘干。打开盖子一看,里面的碗碟干干净净,没有一滴水,还是温热的。已经高温杀菌。

       有时候,实在碗少,而且没啥油腻,那就不劳洗碗机了,自己清洗,然后放进“它”的“肚里”,自然晾干。

      据说,洗碗机还可以洗蔬菜和水果。

水槽右边的洗碗机


才几个碗盆,没有油腻,自己洗吧,放进去晾干

       家有“三机”,人确实省力了,但是电费也相应提高了。总觉得,任何享受都需要付出代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