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坦白讲,对于心理学,我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我非常好奇。所以,我想通过学习去了解和探索这些未知领域,让自己的心更开放些,对自己做一些改变。这是作为终身学习者要有的态度,我很开心自己带着这样纯粹的目的来学习,尽管功利性的学习心态可能收获更大。

我不会告诉你我的功利心在于想亲见在大学期间陪伴了我4年的电台节目声音背后的真人—梁冬老师(梁冬和吴伯凡老师一起做的一档节目《冬吴相对论》,后改为《冬吴同学会》),那个魔性的笑声一想起就挥之不去。哈~说起偶像之类的就跑偏了。

再说个大实话,斯蒂芬·吉利根博士和杰弗瑞·萨德博士这两位世界心理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史无前例的同台进行分享、合作和碰撞,很精彩,但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内容真的太深,很难领悟。可我却是如此的喜欢和沉浸在他们幽默又充满哲思智慧的演说中。今晚观摩实操个案演示和互相解构的整个过程,我内心颇为震撼,但仍然疑惑重重,很多的难以置信。

正如壹心理的创始人黄伟强先生自嘲的:被误解,是我们这一代心理人的宿命!

希望每个孤独的灵魂都能被看见,所以创办了壹心理。黄伟强先生分享了心理学从业16年,心理学领域创业11年所遭遇的种种误解和困境。这个自诩内心柔软的胖子说自从女儿上小学开始辅导她功课后,发现自己被疗愈了,创业过程中的那些困难对比起来那都不叫事。(哈哈~所以小学生是怎样神奇的存在?)当然,他说自己很幸运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的天命,一直做着自己希望做的事情。(实名羡慕)

作为编外成员,我也能明确的知道,国人对于心理服务存在很大的认知不足和认知偏差,自以为属于那个理解并接纳的3%小比例人群,然而就算是我这种人,有需求,但也不消费。一是不敢消费,二是很难找到好的且可信赖的咨询师。

很认同黄伟强先生所说的:心理学不是你懂多少理论,而是你活成了什么样子!他号召从业人员突破“角色驯化”——中国需要助人者,更需要表达者。需要做好本土化服务,降低国人的选择成本。心理咨询师本身需要活出生命状态,真实、有趣、闪闪发光。

回归到生活本身,当你怀着饱满的情绪像个刚吃了自己最喜爱糖果的孩童般,发自内心的表达你的快乐和喜悦而顾不上逻辑和阐述实际成果时,被误解也成了表达者的宿命。

问题不是问题本身,问题是你用什么状态进入你的问题。

在混乱中待一会是一种智慧和能力。

这两句话对于我这种急于证明和解释的人大概是最好的礼物。遇到问题和误解,先停一停,保持冷静和正念。因为当你锁定问题,就会产生和这个问题,同一层次的价值观和信念。而如果我们生命中的负面体验一再重复,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把它锁住了。

时刻保持战斗和逃跑的状态很辛苦。我们需要自我教练,确立一个积极的正向的有意义的目标/意图,把目光投向那里,跟随愿景,与资源连结。而不是陷在问题里。

易丹写于2019年6月8日 佛山碧桂园凤凰酒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看了最新一期应该也是第四季最后一期的《奇葩说》。让我深有感触的并不是这次的辩题,也不是任何一个辩手的立论和观点...
    奇皂米阅读 20,118评论 1 23
  • 奇葩说里马东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当然被误解绝对不是表达者的希望的结果。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
    艾小墨阅读 64,546评论 2 22
  • 看到这样一句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因为你的表达(读写说画拍)是基于你自己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但别人...
    萧蕤乐园阅读 5,059评论 0 3
  • 面對如此多的家庭紛爭來源於婆媳關係時,心裡不免恐懼走進另一個家庭!原本我還以為自己做好一切準備,可是我的勇氣...
    落子无悔ss阅读 1,215评论 0 0
  • 感觉冯唐的笔和嘴不一样,很多人笔和嘴都不一样,但我喜欢他的这种。
    五色浮元子_阅读 1,4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