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一)

记得读白岩松上一本书《幸福了吗?》时,我流泪了,曾深深被打动过。新作《白说》收录其几年间在不同场合的演讲稿,文字直白、说理通透,深刻的东西不多。因一些文字距今久远,故在每一篇文章后,白岩松都续写了当下的感受。相比较,我更喜欢白岩松当下的抒发,接地气,没端着。一本《白说》读下来,没“白说”,几处文字引我深思。

白说: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急于表达已成当今社会多数人的通病,包括我自己。人们往往依据第一印象就判定事物的真伪曲直,并急于发声。我理解“追寻”的意义在于勤思考多求证。在一个“畅所欲言”的信息时代,内心安定,保持耐心,坚持理性,难能可贵。

白说:读书,首先筛选出高于你的作品,你要仰视它,然后去攀登。而多数情况,我们会选择与自己脾气相投的,你喜欢的,跟你水平接近的。这种同等水平的阅读,让人失去了自我挑战的机会。

在职场、家庭、教育、医疗中疲于奔命的人,早已丧失了攀登的勇气和力量。在我有限的阅读时间里,三分之一给了通俗读物。我这样自我安慰:生活已足够疲惫,何苦为难自己,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啃“晦涩难懂”的经典,读些侠骨柔情不好么?阅读本身便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然而,若所有阅读都是通俗读物,我又无法忍受。对于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内心对己有要求。很多通俗读物制造短暂的遗忘与虚幻,读时让人沉溺,读后无精打采,给精神麻痹而非滋养,永远无法拥有高品质阅读带来的身心灵的喜悦。真正的阅读是寻找精神共鸣与心灵辉映。能给人力量的阅读,一定是有品质的阅读,教给我们怎样积极面对多蹇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成名之后,你的名字就是广告或商机。充斥网络的白岩松说,白老师本尊亦分不清真假。如果能申请“姓名专利”就好了,...
    自愈小姐阅读 1,599评论 1 4
  • 作者:白岩松 001 无论风怎样动,树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为什么要管风呢? 你能左右别人吗?既然不能,那做好自己...
    二姑娘舍舍阅读 3,142评论 8 12
  • 今天想要给各位朋友推荐一本书,来自白岩松的《白说》。虽然看完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但迟迟因为其他的事耽搁,(PS:又可...
    皮卡可丘阅读 6,325评论 2 33
  • 巨蟹座嘴很毒,心很善,表面把你说的一无是处,心里却比谁都珍惜。巨蟹缺乏安全感,睡觉喜欢侧着身子抱着枕头或被子。他们...
    水墨丹梓阅读 4,738评论 0 0
  • 不痛不痒,一切随缘,好不容易能长大进入社会,成为大人,却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考试的残害,逢进必考的模式,已经考的麻痹...
    饱嗝儿阅读 3,6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