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也许只是情感在作祟

有两个小人,他们经常打架。

第一个小人的名字叫理,他严密,谨慎,有远见。

另一个小人叫感,他柔情,体贴,悲伤,快乐。

他们好像是不能共存的,有理就没有感,有感就没有理。人们认为应该推崇理,因为理会很聪明,可以带来很多利益,而感却会经常坏事。

这两个小人其实就在我们的大脑中,理就是我们说的理性思维,而感就是感性思维。

在我们思考时我们会认为理性完全处于主导地位,但其实感性再看不见偷偷的控制着理性。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希望自己不曾拥有的情感(如愤怒,嫉妒)在我们的思考过程中存在着出乎预料的作用。

打个比方,你去爬山,到达山顶,站在山的边缘位置,此时你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浑厚与壮观,但是突然你的脚抖了一下,让你的身体突然不在平衡,你好像马上就要掉落山谷,此时你的大脑会被恐惧支配,这种恐惧的情感会驱使你立即离开危险位置,让你保住了性命。你的性命被你的感性思维所拯救。

有人会问,非理性行为是不是不合理的行为?我们的情感和理性的范畴互不着边?

其实我们的情感是可以促进理性思维的,他对理性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共同作用,相辅相成。或者可以说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是同时进行的。

可是情感在决策过程中往往起到的不是正面作用。

假设有一种游戏,A和B两个人进行。在游戏开始前给A一百元,A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100元中的一部分分给B,若B接受A分给他的额度,则他们都可以拿走这比钱,若B拒绝,则A和B什么也得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纯粹理性思考,无论A分给B多少钱他们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都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获得到了一笔钱。也就是说即使A分给B一元,B也应该接受(此时A拿走99元,B拿走1元),因为他若拒绝就什么也得不到。但是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B,那我想你十有八九会拒绝,因为你会想你宁愿不要这一元钱也不愿意让A拿到比你多几乎一百倍的金额。

这么做会让你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理性的。可是你的这个决策过程中就是受到了感性思维的影响,感性思维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让你嫉妒和愤怒,这样即使你什么也不得到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受到的这种待遇。此时的理性思考会被感性所取代,决策会偏向于自己的情绪作用。

也许你会想,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进行的决策都是出于理性分析能力。在这个决策过程中感性只会干扰人的判断,使决策产生漏洞。但是我们的理性分析能力是源于我们的思维活动。

而我们的思维活动起源于感觉,是感觉驱动的。

感觉信号经过层层转化,成为神经活动兴奋发放的源泉,因此感觉来得自然、自动、自发。

所以情感是一种协助我们进行决策的机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真正的理性思考。

因为你大脑里叫感的那个人,已经用无形的线操纵着毫不知情的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知乎校园的宣讲会现场,放着超级年轻热血的歌还有缠绕着的温暖的空气把冰雨淋过后的我救活了。想起还有今天地铁上弹吉他...
    kevinzhon阅读 1,436评论 0 0
  • 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最近特别怀念大学时光,对往日大学校园里的一些人和事感慨万千。无意中打开了qq空间,翻看起了以前...
    菜白呀阅读 3,764评论 3 2
  • 指尖执念 几经流年 梦卷成诗 来不及的道别 还不及这一场细雨连绵 泥土的味道 是如期而至的季节 等一场花开 就算没...
    指间执念阅读 955评论 2 5
  • 女子间无话不谈,无所不分享,尺度之大非常人能接受。她们互为损友,但三观绝对一致,前一秒吵得天翻地覆,后一秒就能腻歪...
    Teacher桃猫探索阅读 1,1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