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不断有可能成为“正确的废话”

我们爱孩子,孩子小时候,我们一遍遍提醒孩子,为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安全。但是过多的提醒,孩子没有实际体验,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当孩子犯了  “错误”,我们批评、指责、呵斥甚至打骂,孩子还没能来得及反省自己为什么犯了  “错误” ,就已经陷入父母情绪造成的恐惧之中,之后难免重犯同样的“错误” ,家长当时的说教也成了正确的废话。特别是孩子出于热心的成长欲意而在主动体验生存与生活中无意中犯的“错误”。

比如,拿杯子倒水时把杯子不小心打碎,研究小汽车为什么不能跑了时把汽车拆坏,如果家长居高临下地指责打骂孩子,不仅影响孩子学会学习化生存与生活,而且一旦伤害了孩子的成长探索之心,将来孩子就不可能成为爱学习、爱创新的人,也很难再走向杰出发展道路了。

我们家长说得最多的话是“听话,好好学习” ,一旦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我们不去发现原因,却 用 “说教” 和 “唠叨” 对待孩子,孩子听一遍,新鲜;听两遍,记住了;听三遍,就会误以为自己再做得好,父母也不满意;听四遍,就会烦躁、郁闷,你说得再多也不愿意听了;到了第五遍,孩子就可能故意不去做。

a有的孩子听多了唠叨后,对父母的唠叨全视为“正确的废话”,一旦形成这种心理障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失去了作用,甚至起到反作用了。有一个孩子,就是听烦了妈妈的唠叨,妈妈让他怎么做,他就故意不那么做,弄得母亲好心都成了驴肝肺,越教育孩子越不懂事,搞得很伤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