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联合多学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5月9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对于在胸外科手术室忙碌的各科医生来说却是意义重大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将决定一位气管肿瘤的病人是否能够从痛苦的折磨中得到重生。

患者是一位中年妇女,在入院前3月出现呼吸不畅,随之出现喘息症状并进行加重,经多方诊治均未能明确病因。最后就诊于我院门诊,并以“支气管哮喘”收入呼吸内科。刁小源主任检查后,发现患者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并不相符,可能另有原因,后续的胸部CT检查证实了刁主任的推测,患者实际上患的是气管肿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肿瘤几乎占据整个气道,仅留有不到3mm的缝隙给患者呼吸。严重的气道梗阻随时可能导致窒息。由于病情危重,为了尽早解除患者身上的这枚定时炸弹,患者紧急转入我科准备手术治疗。

转入我科后,患者得到以梅宏主任为中心的胸外诊疗团队的高度重视。经全科讨论后指出,该肿瘤生长位置很高,且瘤体几乎占据整个气道,因此通过气管插管麻醉的可能性不高。

图片发自简书App

麻醉是为手术开道的,肿瘤带来的麻醉困难使得整个治疗变得复杂,加之肿瘤位于颈根部,术区周围全部是大血管,显露相对不易,术后的监护也是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对围手术期各个环节进行充分讨论和仔细论证,由我科提请全院会诊以便协同个科室间的合作。

讨论中,影像科、麻醉科、心外科、甲状腺外科、呼吸科、ICU等前来会诊的主任们各抒己见。对诊断、麻醉前评估、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难点、术后护理、气道维护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最后达成一致,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气管肿瘤切除术,且配备了各种紧急预案。

在讨论的同时,患者三凹征越来越明显。这说明,限期手术刻不容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此胸外团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在充分准备就绪后,患者于5月9日顺利开展手术。首先由麻醉科章放香主任指导,刘树春副主任医师行硬膜外麻醉,为股股转流保驾,同时在B超监测下行颈丛麻醉,为气管切除做准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麻醉生效后,由心外科刘秀伦主任和李业涛副主任成功完成股动静脉插管,并由舒义竹主任及李美主治医师协同完成体外循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股股转流的成功建立为不插管麻醉提供了安全保障。之后由血管外科袁平主任协助术区显露,我科许川主任主刀,行气管肿瘤切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术中患者曾出现一过性的低氧血症,经麻醉科和心外科主任紧急调整后,患者氧合得到明显改善。此后手术按术前既定方案顺利进行。当气管端端吻合完毕,止血关胸那一刻,所有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都无比欣慰,因为优秀的团队协作给予了这位患者新生的机会,也给了她的家人一个完整的家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在中心ICU施贤清主任带领的重症治疗及护理团队的精心监护下,患者顺利拔管并返回病房。在胸外科,这位母亲得到了曾晓萍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以及骨科曾凤护士的精心护理,病人康复良好,终于露出来久违的笑容。

急危重症通常相当复杂,对疾病的诊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仅凭单独个体就能完全解决。该例重症气管肿瘤诊治中所体现出来的团队意识以及良好的分工协作,标志着贵州省人民医院在组织多学科协作进行急危重症方面能力的极大提升。在这里引用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来感谢各位参与其中医护人员——救人一命,即救世界!你们是伟大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5月9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对于在胸外科手术室忙碌的各科医生来说却是意义重大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将决定一位气管肿瘤...
    Liudi阅读 3,126评论 0 0
  • 亲子阅读。指读《我喜欢游泳》,一起接读《我要拉粑粑》《婴儿游戏绘本换衣服》,果冻看着小狗球球穿错了短裤,说:“让我...
    荔儿果果阅读 1,092评论 0 0
  • 身边的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有不舍,有难过,有失落,但还是愿彼此都能过得很好,如:我在的时候,那样好。其实以前的...
    旅人未安阅读 1,267评论 0 0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失去了陪伴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在时光的罅隙里,总会有些人陪你在人海穿...
    我就是陌沫阅读 5,855评论 0 4
  • 第一次测试
    三阶塞贝儿曲线阅读 2,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