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
汽车行驶在丽江城外的原野,窗外雪峰似在近前又遥不可及。山峰雪白的阳光返照天空,像清水洗过一般,天格外的蓝,云格外的白。蓝天白云与雪山相接,将人带到天人合一的纯美世界。
玉龙雪山,由十三座雪峰由南向北纵向排列,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如一条巨龙腾跃飞舞,故称“玉龙雪山”。这是一座从未被人类征服过的山,用神秘的力量守护着纳西人的安宁。据说,玉龙雪山之所以迄今未有人类登顶,其原因是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风化非常严重,地质极其脆弱,已经无法承重,不说根本站不住脚,哪怕只是轻轻触碰便会碎裂掉落。而且,雪山上的气流非常不稳定,特别容易引发雪崩。此外,山顶和山脚的温差极大,在山脚可能还非常寒冷需要穿棉衣,到达山顶强烈的光照就会让人无法承受。其实,更重要原因还在于它是纳西人的神山,承载着纳西人的信仰,容不得半点亵渎和玷污。
玉龙雪山,纳西人称“欧鲁”,意为“天山”,传说中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化身。[1]史志记载,纳西人的祖先是生活在西北河湟一带古羌人的一支——牦牛羌。秦时,为躲避秦的残暴统治而南迁。 唐时,其中一支流落到金沙江一带的玉龙雪山脚下。这里地处吐蕃、南诏和唐王朝管辖交界地带,在历次民族斗争和自然灾害中,三朵神常常显圣,保护者纳西部族的安全,让他们得以在此生存繁衍下来。因此,三朵神被作为纳西族最大最高最权威的神来祭拜,木氏土司还拓修三朵神庙,铸大鼎和大钟详记三朵神迹。因传说三朵神属羊,故每年的二月八日被定为“三朵节”,以及每年八月第一个羊日,纳西人都用羊畜祭祀举办隆中的祭拜仪式,届时香客络绎不绝、香烟缭绕,气氛热闹、仪式庄严。可惜我们来时是十月,无幸看到盛大的节日场面。
去往玉龙雪山的路上,我们在甘海子作短暂休息。这里芳草萋萋、溪水蜿蜒,四周远山层叠、森林茂密,偶尔有牦牛、藏羚羊走过,才知道这是牧场,而不是童话世界。甘海子原是高山湖泊,因地质变化导致出水口扩大,湖水逐渐干涸,如今变成一个开阔的高山草甸。这里是观看玉龙雪山的绝佳场所,十三座雪峰尽收眼底,抬头仰望,巍峨壮观,神秘莫测,像一尊神灵切入云天,俯视大地万物。
带着些许悲伤走进雪山,寻找纳西青年恋人殉情的云杉坪。想象着云杉坪定是位于雪山山崖上,相爱的情侣在洁白的冰川下,挥别这个无情的人间,一跃而下,去到繁华盛开、五彩斑斓、美丽绝伦的玉龙第三国。玉龙第三国,纳西语称“舞鲁游翠阁”,是纳西族的古老传说,是东巴爱情的守护神。1723年“改土归流”前,纳西族男女恋爱自由,相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有相互之间的真挚爱情。“改土归流”后,汉族文化强烈冲击纳西传统文化,在推动纳西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封建礼教的包办婚姻也侵蚀进纳西人的婚姻观。恋爱自由但婚姻不自由,让一些青年恋人以殉情反对包办婚姻,用生命换取爱情的永恒。在她们看来,情死绝非对于生命的轻易放弃,而是一次求真求美的生命实验。殉情当天,相爱的双方穿上最漂亮的衣裳,来到纯洁美丽的玉龙雪山下,携手去往玉龙第三国。在那里没有痛苦悲伤,没有无奈分离,相爱的人可以长相厮守,直到永远。
云杉坪是进入玉龙第三国的窗口,但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这里离雪山尚远,上没有冰川,下不临深渊,而是四周树木环绕的草坪,成为游客观赏玉龙雪山的地方。纳西的青年男女再也没有殉情的场所。如今的纳西社会早已婚姻自由,我想纳西人也不再需要殉情的地方,就让它永远成为历史,让在的人追忆往昔,让来的人寻找传说吧。
千百年来,玉龙雪山一直守护着纳西族,作为纳西人的神被赋予瑰奇神秘色彩。当你面对雪山,心灵便会无比澄净,不由地对生命沉思,也许这就是玉龙雪山的魅力,凝眸那刻就有注定终生相许的情怀。雪山深处似乎深藏着无穷奥秘,也不知玉龙第三国是否真的存在。目光伸向通往雪山深处的丛林小道,依稀看见殉情的纳西恋人走在这条不归之路,一条除了她们自己谁也看不见的心灵之路。
作为一个古老民族的图腾,玉龙雪山承载了纳西人太多的希望、悲凉、苦难,让如今来到它面前的我们,才能有对生命更深刻的思考,寻找到心灵最好的归宿。
[1] 三朵神,亦称三多神、阿普三多、恩溥三多,是纳西族最高的保护神、战神、天神,是玉龙雪山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