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

(续凌晨读书笔记)思考的逻辑:

当你对文章结构的构思已深入到关键句层次的下一个层次时,你就应该坐下来开始写作了。

更低层次的思想不要在构思阶段完成,而应放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完成。

不过,当你完成全篇写作时,你还必须仔细地检查一下全篇的结构。

第六章,确定逻辑顺序:

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都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

写作时,必须首先构思文章的结构,否则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写得一塌糊涂。

按照结构进行写作能够使你及时地发现错误和遗漏。

第七章,概括分组思想:

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的概括,因为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实际上都是从下一个层次的思想中衍生出来的。

概括分组思想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完成思考的行为。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八章,界定问题:

判定问题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经过一定努力得到的结果和希望得到的结果之间是否有差距。

为了解决问题,必须找出差距产生的原因以及缩小差距的措施。

界定问题框架是解决问题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建立思想的金字塔结构、交流解决方案的第一步。它作为分析和修改需要审阅的文章的辅助手段,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困扰事件是指现在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发生的事件,它对序幕中所描绘的相对稳定的情境构成威胁,并因此引发了非期望结果。

困扰事件的起因有:

外部原因:结构或流程所在环境以外的地方发生的变化;

内部原因:公司内部的变化;

其他原因:自己认识到或有证据表明肯定或可能发生变化

展开问题的各个部分,目的是搭建一个粗略但清晰的框架,以帮助找出你在理解问题上的差距,并围绕这些差距写序言。

问题界定框架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指导你在寻找有效解决方案时,提高确定原因和进行结构性分析的工作效率。

第九章,结构性分析问题:

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来指导分析和引导思维,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简化了把结果构建成金字塔的工作。

最终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收集数据之前对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就是强迫自己思考问题产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之后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

只有假设自己已经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结构性分析的方法只有三种:

划分结构

寻找因果关系

分类。

为了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建立诊断框架。

第十章,在页面上反映金字塔:

理想的文章应该让读者30秒内理解作者的整体思维构架,包括序言、主要论点和关键句论点。

此外,读者还应该能了解整体构架下各组思想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写作长篇文章时,从页面上反映金字塔层次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多级标题法

下划线法

小数编号法

行首缩进法

项目符号法

第十一章,在屏幕上反映金字塔:

你的大部分工作是对观众的反应作出预期,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使他们渴望接受你的信息。

制作现场演示用的文本幻灯片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只有你,演示者,才是表演的明星。

房间里所有观众最感兴趣的不是幻灯片,而是你。

幻灯片只不过是视觉上的辅助手段,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让演示更加生动。

因此,你所说的和你在屏幕上显示的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决定一张幻灯片的内容之指导性原则:

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论点应使用陈述性语言,而不是标题性语育你可以用一两个词或一个简短的陈述句来提出观点

文本应尽量简短

使用简单的单词和数字

字号应足够大

注意灯片的趣味性

使用"搭积木"的方法提高趣味性和降低复杂性

第十二章,在字里行间反映金字塔:

做到文理清晰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首先决定要说明的思想或要证明的论点,

然后付诸文字。

构建金字塔结构,并重新检查各个分组的思想观点之后,你就确切知道了自己想要说明的思想或论点以及说明思想论点的顺序。

所有这些工作是为了把他们付诸于文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