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3岁会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大脑的有一个区域叫"腹侧纹状体",负责给人以喜悦感,在13岁,大脑的"腹侧纹状体"开始把喜悦感的强度,从家长身上,转移到同年人身上。

也就是说,为获得同龄人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为获得家长的重视。

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孩子在13岁变得不听家长的话了。他会追求什么呢?

他会追求同龄人的社会认同。最重要的追求,是追求"酷"。所谓的,"酷",就是打破枷锁,做一些出格的事。比如说,抽烟,喝酒,打架。校园欺凌事件由此而产生。

在13岁的孩子看来,做些出格的事的人很"酷",也在模仿这些"酷"的做法。在这类"酷"的孩子中,会有最早谈恋爱的,会有各种早熟的人的各种表现。

所以,13岁成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从小,听家长的,听老师的,成为了主旋律。而13岁,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开始追求"社会认同感",大于家长和老师的认同感。这个过程是迷茫而混乱的。

那么,最活跃的"酷孩子",以后会表现怎么样呢?据跟踪记录,都不太好,他们染有各种当时的恶习,如抽烟、吸食大麻等,很难交到朋友(他们是最早交到女朋友的),总之,种种的生活状态表明,他还活在13岁。

我以前也干过很多追求"酷"的事。比如说,在老师讲解的时候,提一些叼专的问题,老师常说"你钻牛角尖了!"其实内心里,我是故意的。也是为了博出彩的赶脚。

现在才知道,其实我是追求社会认同感。我其实在乎的不是老师的看法,而是同学的看法,或者说,追求我很"酷"的感觉。

这个分水岭的认知,也让我注意到,我从13岁开始,变得不爱说话了。在以前,我可是个话匣子,每天从学校回去,就要随机编一个故事,因为当时迷恋听"讲古(电台的长篇小说连播)",对金庸小说迷得不行,专门用他的剧情加当代人物,随机编写一个"武侠传奇"……还天天编不同的。

可是在13岁以后,我就变得很害羞,不怎么说话,人变得懦弱。

也许是欺凌事件的原因。也许是当时有个女孩这样评价我的多嘴:"扮嗮野!"我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不爱说话了。我突然发现,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说的话。然后,还有很多人(可能只是那一个女孩吧)讨厌我说话……所以,我变得不爱说话了。害羞,不敢说话,不爱说话,就像被绑住了一样。然后,绑绳都看不见了。

在13岁的年龄,是最容易因为追求"酷",而做些出格的事的。身边在13岁抽烟的人不少,聪头、老马,我是在读高中无望,上了职校时,学的抽烟。

另一个特点,是与大人对着干的心理,心理学上,叫"逆反心理"。其实骨子里,追求的也是社会认同,用出格的方式来博得同龄人的关注。

认识这个心理过程,过去很多想不明白的,似乎心中了了。只是作为家长,可能就要随时注意到他的13岁现象,也许,让他交好的朋友,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因为,他受同龄人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你对他的影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钢琴是公认的乐器之王,因此学音乐首选钢琴。特别是孩子学音乐,最好以钢琴为启蒙乐器。钢琴到底有哪些优势? 01 容易...
    快乐爸爸日记阅读 3,240评论 0 0
  • 最近在喜马拉雅听了《大领导的小妻子》,让我不由感慨,是啊大领导脾气傲,大领导说一不二,大领导霸气十足,...
    含羞姑阅读 4,332评论 3 2
  • 云海里响起你的梵音 牵引着我在青藏线上前行 我走在你去往紫禁城的路上 你全然不知,也不想知 你许是躺在某个雪山上 ...
    孤銘調漁阅读 1,592评论 2 1
  •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若不是日程提醒上“今日立秋”几字,恍恍惚惚之间以为自己依旧活在夏天的热烈之中。诚然,指缝太宽而...
    豆豆晴阅读 4,03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