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得到宠爱或者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宠辱不惊?宠爱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灵不安,失去他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我这个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的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交付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交给他。
这节里老子对宠辱,进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宠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宠字的结构是宇宙中有龙的样子。中国人便有龙的传人之说。而辱字的构造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时辰分寸的样子。惊字为敬马之合。庄子说:万物一马,也就是道。
人作为情感的动物,对荣辱的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因为芸芸众生奔走于各种名利场,不可能完全摆脱荣辱的影响。面对荣辱人总会有所反映。
如,受到别人的恭维赞扬,心里会感到喜悦;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特点,得到宠爱并不会让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其实这都是人类的自身弱点决定的,因此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所谓贵大患若身,贵,以之为荣,看中;大患,极强的忧虑;若,如。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恐;把心中的忧虑看的和自己与自身的死亡同等重要,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世间一般人的普遍心态。
在老子看来人在荣辱面前的这种表现,虽是常态,但这也是不正常的。因为荣辱都是一时虚名,时过境迁之后便成云烟。人不能远离荣辱也不能成为荣辱的奴隶。只有看淡荣辱,超然自守的人,才能把我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自己的主人。
柳宗元被贬永州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无人不被他的文才折服,那优美清幽的写景之中无不透露出他失意文人的凄凉与无奈。宋代大文豪,大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则喜洋洋也。看来能宠辱不惊的人很少,即便是修养极好的大学士,大文豪也很难做到。这就需要我们多多修炼自己的心志,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傅雷教育儿子傅聪要学会宠辱不惊,学会坚强: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成功不骄傲,即败不馁,胜不骄,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看来我们需要一生去修炼自己的内心使之强大——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