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王宁子

七岁那年秋天,小伙伴一个个背着书包进校园,我因为不够入学年龄,只能眼巴巴地在学校门口徘徊。每天早早起床,站在在我家栅栏门边上,远远听到小伙伴叽叽喳喳的声音,赶紧藏好唯恐被他们发现。等到他们过了家门口,才蹑手蹑脚打开门探出头,看看他们的背影。那时候,非常渴望能和他们一起去上学,那些日子,我每天缠着母亲。一周后,在高老师帮助下,我背着母亲连夜缝制的书包进了校园。唯一和大家不同的是,我的书包里只有本子和笔。

那时候,老师让我和同桌共用一本书,小孩的脾气如天气,今天阴了明天晴了,后天又会无缘无故下大雨。刚开始,我忍着倔脾气,小心翼翼地和同桌相处,唯恐她不开心。时间久了,我觉得老是看别人脸色委屈自己。周末,我借来同学的语文书,买来白细纸,大姐照书本的尺寸帮我裁好缝好,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抄完课文,最后还找来一张旧年画,把首页包了,恭恭敬敬地写了名字和班级。终于有书了。那天晚上,抱着我的“书”兴奋地睡不着。

小学三年级,大姐用自己的压岁钱买来家里第一本课外书——《美丽的海南》,书中描写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景色令人身临其境,平时觉得没有生命的一撇一捺在那一刻堆积起来的文字竟然那样令人陶醉令人向往。更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有书中描写的瓜果美食,每每翻看,令人垂涎欲滴。

初二那年底,老师在一次班会上通知大家,想订阅课外书的报名,为期三天。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课外书就像摘天上的星星。看着班上几个同学商量订啥书,可以相互借阅,我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抱着试试的心理,我满怀信心编理由,又一遍遍斟酌理由够不够份量。腹稿打好了等到回家,看到忙碌的父母就把那些话咽了回去。那时候我决定要定一学期的《智慧树》,虽然只有十几元,但那可是一学期的学费呢。眼看着那几个同学都订了自己喜爱的书籍,在期限的最后一天,我终于下定决心。那天,还没进门,就听见母亲在厨房一边做饭一边哼秦腔。哈,天助我也!心里一阵窃喜。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此时向母亲谈这话题,最好不过了。放下书包,快步进了厨房,帮母亲烧火淘菜,鼓足勇气将那句滚瓜烂熟的话说了出来,并向母亲说明读课外书的种种好处,没想到,母亲竟点头了。那天午饭,吃的不多,但一下午都不觉得饿。第一次从门卫大叔手中接过《智慧树》,快乐的如同一只鸟儿,急不可耐地打开,鼻翼间满是墨香味儿。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时隔多年想起曾经,依然欣喜,依然激动。

钱钟书曾说过“读书能治愈”。每天,捧一本书,读一篇文,闹中取静是一份享受,也是一份乐趣。少了闲谈,少了家长里短,也就少了是是非非。但身在闹市读书也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有人认为是装模作样,有人认为读书不如打打麻将,谝谝闲传,更有人打趣当年要是这么勤奋,现在肯定是一个部门的一把手,每天前呼后拥,吃香的喝辣的。我说正因为没有前呼后拥,才要读书。只有读书可以弥补遗憾。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因为读书,心中有一方净土,因为文字,认识很多良师益友,熟悉的不熟悉的,满满都是感动。前几天,老同学从远方寄回一大箱书并附言: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宋代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觉得,读书是孤独的旅行,沿途的风景,唯有亲历才入心,才难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读《绿化树》时,我十四岁,是个在读初中三年级的中学生。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那是个寒意料峭的冬夜,我临入...
    唐糖酱阅读 2,924评论 3 8
  • 今天,是读者的节日,也是我的节日,大学里坚持每天阅读一年来,有太多的感受和体悟,趁此机会,浅谈浅谈。 还记得大二坚...
    追夕阳的人阅读 1,573评论 5 5
  • “妈,读书!” 就和要每天要吃饭一样,每天晚上,临睡前娃总要说这一句。 “奥,好的!”就如每天要做饭一般,夜幕降...
    普普大白阅读 2,999评论 0 0
  • 湿润的清晨,匆匆走过那条闭眼可寻的道路,不知是因为心里装着事情,抑或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未曾抬头,也不及细看。在...
    ukam阅读 1,306评论 0 0
  • 古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在海滨城市,最熟悉的应该是海,但我并不...
    41b90c3f8d8d阅读 1,76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