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既是对上一个五年周期的系统总结,也是对未来“关键五年”进行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统一设计。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回望“十四五”,我国在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世纪疫情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跻身前十,中国成为10多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规划进行科学谋划和决策部署,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规划编制从开门问策到科学统筹,广泛征求意见与民主协商,凝聚了全社会的共识,把公共智慧与资源要素统一集中,落实为国家战略的政策协同,真正让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超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十五五”的顶层设计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六个“坚持”既是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征程的战略擘画。其中,坚持人民至上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五五”规划如同一位细心家长在为全家谋划未来,不仅关注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更盘算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账本。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到农村公路蜿蜒入户,从更短的看病排队时间到更低的创业门槛,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实则是“人民至上”最生动的注脚。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时期的关键。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同时,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原则。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起部署,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上的坚定步伐和清晰方向。中国将以更成熟、稳定、高效的政治经济体系,为世界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凝聚勠力同心、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新篇章,不断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