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跟孩子聊诗词,我说我喜欢苏轼,谁能不爱苏东坡呢?一生颠沛流离,终怀赤子之心。又有一次,我说喜欢纳兰性德,至情至性,用语清丽绝伦。

她问,那你最喜欢谁呢?好难抉择。细想来,我最喜欢的词人,还是柳永。因为我记住的第一阕词是《雨霖铃》。

那是初二的一天,我第一次拥有了一本《宋词三百首》,随手翻到《雨霖铃》。后来去上体育课,秋霖脉脉,天空云雾迷蒙。不知怎的,那些词句如同从心里流出来一样: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不记而记,这就是真正的语言魅力。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

后来上了年纪才做官,最高做到屯田员外郎,因此又称为柳屯田。

25岁第一次落榜之后,他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

真是多少无奈在其中。古时候的读书人,怎么会甘心只写些“彩线闲拈伴伊坐”,“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的句子呢。

后来他越挫越勇,仍然屡试不中。据说他景佑年间本来中了进士,当时的皇上听说了,问道:“这不就是填词的柳三变吗?他填词那么好,还做什么官呢,让他回去填词得了。”

怎么听着有点酸,怪他太出名?

时也命也,如之奈何?

于是,就有了“奉旨填词”的自嘲。

他的名字盛极一时,人们说:“凡有井水处,必有柳七词”。

那时候没有自来水管道,井水无处不在的。

他善写市井小民、羁旅孤客以及青楼女子的情与思,他生于富贵之家,却浪迹于下层人民之间,把自己的命运,跟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传说,柳永死时,青楼的女人们凑钱给他立碑,每逢他的忌日,全都去给他上坟,千百位红粉佳丽,齐声痛哭,时称“吊柳七”。

今天想来,那情形一定蔚为壮观。任何生命,虽然人们看不起她们,觉得她们低贱。但我相信,她们对柳永的感情是真挚的。她们也是人,也需要理解和尊重。

跟朋友讨论处世为人,我说最欣赏的态度是:身在高处,把别人当人;身处低贱,把自己当人。

柳永词作丰富,不乏传世之作,而且他不仅仅是填词,他经常创新,好多长调是他的创作。

守成易,创新难,他被誉为“一代词宗”。

他的名篇《雨霖玲—寒蝉凄切》、《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千古传颂,“执手相看泪眼”,“夜露冷,梧叶飘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每读过,唇齿生香。

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记得柳永。

也许再过一千年,还有人继续记得他,读他的词。

成败荣辱转头空。

尽管一生失意,他因对文化做出的贡献,终成不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一千年前的八十年代,武夷山下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两个轿夫蜷缩在城墙根下呜呜哭。 他们的哭声引来了一个小学生, “请...
    文字剧社阅读 1,678评论 0 13
  • 柳永 乱世中前进的历史 历史的发展往往是在改朝换代的乱世中前进的。 夏商周的朝代是比较安稳的,那时的人思想尚未开化...
    韩雨玄阅读 1,075评论 3 18
  • 01. 柳永起初并不叫柳永。 柳永的长兄名为柳三复,典出《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
    子聿阅读 3,616评论 10 54
  • 情景一: 思修老师:广东女孩,能听吗?(她刚刚用贵州话讲了一个看起来好好听的故事,过了那么一会她又说了一句贵州话,...
    诺樱_e7da阅读 262评论 0 0
  • 在视频看到三个女性,为了好看想整成“某某”那样。结果整出来自己都不敢看。外出带口罩,有面瘫的。歪鼻的,歪嘴的。发这...
    一切都过去阅读 21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