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行动科学管理术”利用“ABC模型”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A=Antecedent(前提条件)B=Behavior(行动)C=Consequence(结果)前提条件指的是引发行动的环境。比如,会议结束了(所以你去休息一下);视力变差(所以你戴眼镜);上司对你说“提交企划报告”(所以你提交报告);朋友对你说“请你吃点心”(所以你吃了点心)……这些都属于前提条件。“在上司的要求下提交了报告”“在朋友的邀请下吃了点心”则是一种行动。像这样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前提条件是必要的,但只是前提条件,无法使行动多次重复。如果出现了提交报告却没有获得通过、点心很难吃等不好的“结果”,那么人们就不会愿意重复这样的行动。但是,如果出现提交报告后得到赞扬,点心很好吃等结果,那么人们就会自发地重复这样的行动。就像斯金纳说的那样,行动是首其结果影响的。请准备一张纸,讲整个行动的过程都写出来,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都写出来。比如让自己变好的行为,如“跑步”,则或许有“体检时发现身体出了问题”“变胖了裤子穿不下”“朋友邀请自己一起跑步”等A(前提条件),或许会出现“跑步之后心情舒畅”“变瘦了”“变得健康了”“感到疲惫”等C(结果)。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客观地观察自己的状态了。I便签: 拆书家讲解引导片段中提供了一种ABC模型,它很好地解释了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A是前提条件,是你的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环境,也就是产生行动的原因。它可能是外在的原因,比如老板要求你做某项工作,也可能是内在的原因,比如说自己想要成为一位PPT高手。B是行动,也就是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做出的行为改变,比如每天写一份日报发给老板,每天构思一页PPT的设计。C是结果,是我们的行动带给我们的反馈,比如每日汇报工作使得老板对你工作满意度提升,每天写一页PPT使得自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展现机会。当你得到正向反馈,你的行动(B)就会在A出现的情况下重复多次,从而养成一个习惯。如果反馈不够好,行动(B)不会重复,自然就无法培养出好习惯,或者戒掉坏习惯。通过下面的步骤,我们可以用”ABC模型“来观察自己的状态,从而发现自己的行动与目标的差距,找到改变自己行为、养成/戒掉习惯的深层次动力。How的部分(三步曲)1、描述行为:将整个行动的过程写出来,包括自己采取了哪些行动,做出了哪些改变。2、列出前提条件:这个习惯动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前提条件可能会有很多个,尽可能把能想到的都列出来。3、阐明结果:如果这个习惯养成了,即你的行动产生了,可能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结果有好坏,分析结果能让我们知道阻碍习惯养成/被戒掉的原因。举个例子。很多人想养成早起的习惯,采取的行动可能是早睡、设5个提醒闹钟、让朋友的打电话叫醒自己等等。为什么要早起呢?前提条件可能是,换了个工作地点后离家远了,需要为家人做早饭,想利用早上的时间阅读/写作,有个朋友用1000元赌你做不到连续30天早起……结果当然就是有些人坚持早起了,有些人只持续了几天。通过对整个过程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就能提前预判出坚持当前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是否有好行为替代了坏行为)。ABC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和设计行为习惯,不适用于直接用来养成思维习惯。当想要ABC养成思维习惯时,需要将思维具象到行动,通过行动的改变来反应出思维的转变。比如,我们要养成积极主动的行为,可以拆解为说积极主动的语言、凡事主动提问,等等具体的行动。
A1:激活过去经验
人,最可悲的是活在舒适圈,不知进取,我有一份体制内稳定的工作,衣食无忧。2019年,因为我想更好的锻炼自己,成为中国优秀培训师(前提),于是我业余时间开始做樊登读书分享会(行动),我要影响身边更多的人爱上读书,我要做大家最喜欢的老师,可是我的读书会做得并不够好,也没有完成我年初制定的带领500人一起读书的目标(结果)。
【案例故事】
2018年12月的一天,漫天飞雪,寒风凛冽,这里是北方的冬天。我在抚顺上班,读书分享会的活动地点在沈阳一个书店,晚上七点钟开始,我五点钟下班,本以为2小时足可以赶到。未曾料到大雪突降,一路上时有刮碰事故发生,等我赶到书店已经是七点二十,没错,我迟到了。
外边大雪纷飞,书店里学习热情高涨,可是我迟到了。其中一幕让我十分难忘,一个漂亮女孩,拄着拐杖坐在最后一排,原来她刚刚骨折,石膏都没拆,依然坚持来参加读书会活动。还有的人没来得及吃饭,饿着肚子等待着活动的开始,有个书友甚至没时间换上便装,穿着工厂里的工作服,就来到书店。他们一定热爱读书,也充满期待。那天我分享的书是《你能写出好故事》,我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做了课程设计,穿插了很多互动,书友们都说学到了东西,还有2个人当天就决定要买书,回家继续精读和练习。
【原因反思】作为组织者和分享人,因为迟到,没有带给书友一个最好的学习体验。我不够重视这个活动,没有提前周密计划,应急处置环节处理不当。
【做法】如果在计划活动时,把时间推迟一些;如果我早点从公司出发;如果提前安排备选领读人补位,也许那天的活动可以更完美。
一个人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以第一印象,后悔不已。
A2绘画应用目标:
【前提条件】有句俗语“羊群走路靠头羊”,2020年,若想做好读书会的活动,影响更多的家乡人一起来读书,首先要自己率先垂范做得好。周密计划,刻意练习是关键。
【目标设置】2020年二季度读书会活动,在时间控制、领读质量两方面评价中达到优秀标准,实现影响50人加入樊登读书的目标。
【行动计划】(行动)
第一、时间控制上,不迟到,不超时。
1提前安排备选领读人,预防意外状况。
2活动开始时间匹配好下班时间。提前安排好本职工作,确保路途中的消耗时间可控,在发布活动计划时,延后开始时间。
3反复演练活动内容,活动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不超时。
第二、领读质量达到优秀标准。
1应用ria便签拆书法。好方法,事半功倍。
2刻意练习,每次活动开始前,内容提前练习5次以上。
3坚持学习,每周参加拆书帮线下活动。
【结果影响】
正影响: 如果按照行动步骤,全部执行到位,影响50人加入樊登读书的目标可以实现。
负影响:如果为按照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则既定目标不能实现。这其中,第二项行动,领读质量最难实现,必须反复练习。
如果实现目标,奖励自己一次北京的旅行。
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要按照计划,不折不扣的去完成,实现二季度目标。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