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生

从小学到大学,每年都会经历相同的一件事儿—贫困生申请和鉴定。小时候会把这件事儿看得很重要、很严肃,类似于得“红花幼儿”或“三好学生”的奖状,得到之后的感觉又不一样。一个是欣喜,一个是沉默。沉默的原因,倒不至于是没面子,而是一种无力—我为什么就需要国家的帮助?并且被冠以“贫困生”的标签?我不喜欢。

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看清这个世界所谓的“潜规则”。从高中开始,特别是大学里,越来越多的,包括贫困生在内的各种补助、奖学金,都由明到暗,什么公平、公正、公开,大概只有内部人员知道吧!

我一直认为,“贫困”并不是一个褒义词,甚至算不上中性词,如果家里富足,至少能让孩子体会不到拮据的含义,就没必要,也一定不会去申请这类补助。可终究是我低估了人性的丑陋。

同学小Q家庭条件挺好的,父母开饭店,生意也不错,可我却在一次的贫困生名单中看到了她的名字。那么心高气傲的女孩儿,怎么会呢?还没等我开口,她就一股脑地全倒出来,我甚至还听出了些许炫耀……

“你知道吗?我贫困生选上了。我写得是我爷爷身体不好,常年用药,其实也没多严重,而且爷爷一个月还有两千块退休金,我舅舅在政府上班,给我办了张贫困生认定,这笔钱就到手了。”

马克思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我们奔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这样装穷,为什么呢?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的膨胀,占据了原本属于道德的位置。这就好比挤公交,只有一个座,你和另一个老弱病残孕都等着,然后你本着不坐白不坐的心态,厚颜无耻地坐下了。这样一来,除了钱不见了,什么都没有改变。

怎么才能真正地做好扶贫工程呢?除了在贫困鉴定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之外,还需要国家转变救助方式。所谓“救急不救穷”,一个真正的穷人,给他最高额度的贫困补助,又能改变什么?治标不治本,“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当然,还有一点同样重要,扶贫先治心。

中国的扶贫工程,任重而道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篇】 这是一个返贫户的内心独白,但绝不是所有贫困家庭的写照! 我虽然曾经多次走访、帮扶贫困的家庭,给他们送过温...
    邓文伟阅读 3,669评论 5 12
  • 一只年幼的蛤蟆 饿得肚子瘪塌塌 两腿踉跄拼命爬 一直爬到朋友家 朋友开灯把它吓 还问它去想干嘛 它说它不想回答 因...
    黯黯红尘一路相伴阅读 1,729评论 1 2
  • 五律/傍晚荷塘 作者:心博、图片:网络 池中荷艳艳,岸上柳依依。 碧水临昏色,青山染日晖。 村童吹笛返,乡老荷锄归...
    心博1阅读 1,605评论 0 0
  • 这周读了《哈佛家训》除了对这座世界闻名的学府的涛涛景仰之情外,对它的轶事也很感兴趣。 哈佛大学 (Harvard ...
    Fwx烟雨倾城阅读 3,50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