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大上”的标签遇上“活下去”的现实,许多曾经遥不可及的坚持,都在市场的浪潮中悄然松动。
近期,蓝海御华大饭店的转变便颇具代表性——这家曾以人均150元以上消费、一座难求闻名的餐饮地标,如今在门口支起了大排档,用烟火气取代了往日的精致派头,成为行业适应变化的一个缩影。
放在过去,这样的场景几乎不可想象。作为当地颇有名气的餐饮标杆,蓝海御华曾是商务宴请、家庭聚餐的首选,预约排队是常态,装修考究的包间、训练有素的服务,都是其“名气”与“派头”的注脚。但市场变化不等人,当登门的客人日渐稀疏,再响亮的招牌也撑不起空荡的大堂。
于是,大排档成了破局的选择。没有了包厢的门槛,没有了高端菜品的价格壁垒,平价烤串、家常小炒搬上了露天餐桌,吸引着路过的行人、附近的居民。这看似是“自降身段”,实则是直面现实的勇气——当“等客来”行不通时,主动“走出去”贴近消费者,本身就是适应市场的务实之举。
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从高档商场的专柜摆起街边促销摊,到连锁酒店推出平价外卖套餐,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在打破固有标签,用更灵活的方式寻找生机。对蓝海御华而言,大排档或许只是权宜之计,但这份“识时务”的选择,恰恰体现了生存的智慧:所谓名气与派头,终究要以持续经营为前提;能放下身段贴近市场的,才是真正能经得住风浪的经营者。
当大排档的烟火与饭店的霓虹交融,这场“走出去”的尝试,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自救——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市场浪潮中,每一个奋斗者不恋过往、勇向现实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