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北大经济学(第三周)

第009讲|稀缺

稀缺是一个基本事实,活在世界上,就必须面对。稀缺有两个原因: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例(在北方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四季虽然分明,但从季节长短来讲的话,寒冷气候时间还是比较长,所以在中国最南端海南房子,东北人购买最多,老了都去那里养老,所以东北人常说,海南房子都被东北人炒起来的,虽然有点夸张,说明大家都想在冬天去避寒。)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当人们只有野菜的时候,他们想吃馒头,有了馒头,他们还想吃肉,有了肉,还想喝酒。为了吃上一口肉,喝上一口酒,你就得消耗很多馒头。)

稀缺宽广含义

有形物质的稀缺(铁、矿、水、木材…)

无形的资源稀缺(美好的景色、新鲜空气、同学社交圈子归属为信任、一二线城市位置、时空…)

第10讲|选择和歧视

稀缺(东西不够)—选择—区别对待—歧视(就是区别对待)

我们永远不能避免歧视

1资源有限,一块木材,拿来做铅笔,就不能拿来盖房子了;

2时间有限,今晚我去看电影,就不能留在家里看电视了;

3金钱有限,我买了王菲的唱片,就不能买别人的唱片了;

我选择了我太太,就歧视了世界上其他的女人。

歧视与反歧视

比方说,我们在高考政策中,给予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相应政策照顾,那么其他一些学生就已经被歧视了。经济学最基础的那块石头,不是理性人假设,也不是人性自私的假设,而是稀缺这个基本的事实。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既然歧视不可避免,那么讨论重点,就转到了另外两个问题上:

1)谁有权进行歧视

2)谁来承担歧视的后果

很多人都喜欢说:“我不赞成结果平等,但我主张机会平等。”这话有意义吗?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稀缺是基本事实,凡是稀缺,必然有选择和区别对待,也就是没有普世意义的平等,每个人生来就不平等;但另一角度也得主张在普世规则之内,制定机会平等,比如说:国家公务员考试,虽然每个报考职位的人,学习环境和知识储备程度不一样,但每个职位的报考资格条件要有一个有限规则,这样才能实现所谓机会平等。毕竟哲学之人总有一句话挂在嘴边,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很多其他客观变量因素,否则,这个生态就不存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了。最后一点是个人想法。


第11讲|凡歧视必得付代价

凡歧视必得付出代价。歧视起源:一是人的偏好;二是信息不对称;不管哪一个起源,只要歧视所付的代价越高,人们就越会努力去减少不必要的歧视。

对人歧视越多,自己代价越大。经常有人说,东北人怎么样、南方人怎么样、北京人怎么样、上海人怎么样。这都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视角,这种视角是一种歧视。因为信息不对称,这样做比较省事。但以偏概全往往也会付出代价,比方说,从小有个朋友性格孤僻,不愿意以开放心态去和别人交朋友合作,但时过境迁,如今已然大家都而立之年,这期间每个人教育环境和成长经历发生了很多,我们不能断然这个人还是位性格孤僻的人,而不愿意与之合作,那样你将会失去一位曾经有过一段共同感情基础的好朋友,毕竟维系一段有感情基础的友谊节省了很多成本,另外儿时玩伴也最真挚。

顺着思路继续思考,我们会明白,歧视造成的后果越严重,我们就越积极性减少歧视。如果歧视带来的后果不严重,我们可能就随随便便歧视别人。比方说,在大学选班长的时候,我们可能依照我们平日的直觉,随随便便就把选票投在了我们认为适合担任此职同学上了。而大学在选女朋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比较这位女同学是不是知书达理或貌美如花,又或者是不是我喜欢性格…选班长不满意,对个人代价不是很大,但选女朋友选不好,个人代价相对会比较高。

当你不需要支付多少代价的时候,你会纵容自己歧视的习惯;当你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时候,就会节制自己歧视的习惯。

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因为不太喜欢这个人的为人处事风格,我们之间也没有工作往来,我们可能会慢慢疏远。在工作之中,即使我们也不太喜欢这个人的为人处事风格,我们也要假装什么事情没有发生,毕竟你不做这单生意,其他竞争对手会做,要么然你会饥饿。这是实话。当然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都值得我们学习。

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心胸宽广,人们不歧视别人的心态,是在竞争当中慢慢学习而得的。

第12讲|歧视作用和限制歧视

在现实生活中,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尤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歧视往往是有效率的。比方说,东南亚华人用儒家思想来进行关系计算,用关系计算作为一种信用评级的办法。

第一等,直系亲属,;

第二等,大家庭当中的远亲;

第三等,同族同姓;

第四等,同村;

第五等,同方言;

第六等,说其他方言中国人;

第七等,非中国人,包括欧洲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等;

做生意的时候,贷款收取利息不一样。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歧视行为的效率含义

通过分析告诉我们,中国人生活在马来西亚,不通当地语言,不懂他们的法律,在那里没有关系,真发生借钱不还,很难把别人告上法庭。这种距离计算,其实是保护自己的办法。

这个理论意义,是让我们脱离黑板经济学,不能简单把人理解为单独的人,没有文化背景的人;不能把人们做生意的环境,简单地理解为有或者没有法律保障。

平权运动,一场反歧视运动

美国十年前次贷危机故事说明,当银行家实施合理的区别对待的时候,如果政府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强迫他们扭曲区别对待的标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5月31日-《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特别辅导 主讲:薛兆丰; 特邀嘉宾:陈春花; 邀请:仅限得到用户; 看点:...
    谢涵涵阅读 7,577评论 3 9
  • 文/夏莲 婴儿车里的幼孩 从蹒跚学步开始 尝试着和大地和谐相处 被包裹在核里的白色花朵 不骄不躁的接受着烈日的炙烤...
    周小锦阅读 2,600评论 36 7
  • 我们是虫子 卑微的虫子 轻易便会死于孩童的游戏 我们是虫子 强大的虫子 腾云而起 隐天蔽日 所过之处 寸草不留 我...
    四十二客星阅读 1,930评论 2 0
  • 每一天都在准时早晚守候着讲课群里面!每天一到开课时就很温暖!家人们每一次进步、自己的每一次穿越困难都很感动! 通过...
    司徒蛇蛇阅读 2,22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