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参观,但预约一张国博的入场券挺难,尤其是每天上午第一时段的入场券更难预约。其中原因是什么,猫一时也说不清楚,小红书上就是这么讲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猫还真的约上了第一时段的入场券。
国家博物馆和网红冰箱贴
那天早上八点半,猫刚走出天安门东地铁站,就看到了长长的人流,这是等待参观国博的队伍。猫又一次沾了年龄的光,排进了老年人专享的队伍。入馆时,另一队和我同时进门的游客说,他七点钟就来排队了。两队相差了一个多小时,猫这个便宜可占大了。
进了国博大门,人们就开始小跑,猫也顺着引导线往前跑,途中有工作人员递给猫一个手牌,手牌号512,蛮有寓意的数字。每人凭手牌可以买到一对金属和木质的冰箱贴,冰箱贴每天限量出售,一般一个小时就售罄了,这大概就是人们纷纷争取第一时段入场的原因吧。如今冰箱贴已成了网红,一对合计124元的冰箱贴,被黄牛炒到了二百元。
猫没能像在故宫那样约请上国博的专职讲解员,只好跟着听公益讲解。展馆里观众太多,人声嘈杂,讲解的效果不是很好。我一边听讲解一边拍照,由于手机存储空间有限,只能选择拍摄部分藏品。一路走下来,手机拍下的照片也有了数百张,猫感觉每一件藏品都挺值钱。
走到明清展厅,人们又开始排队。排队观看明孝端皇后的皇冠,国博的冰箱贴就是这个皇冠的造型。
古代中国展厅的入口处有个滚动字幕,通过字幕上可以看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相对应的时间轴。譬如秦始皇王朝的建立和帕提亚帝国在同一时期;明王朝大致对应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清王朝对应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慈禧太后统制那四十多年,正赶上日本明治维新,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德意志统一。
国家博物馆值得一去,不仅仅是因为冰箱贴。
前门大街与鱼羊鲜
从国博出来,去天安门广场,不用预约也不用安检,再从广场去前门大街。大学念书时,假期从东北回西北,每次在京停留都会来前门转转,那时候前门商业很繁华。如今,改造后的前门大街,更像一个景点。
中午吃东来顺涮羊肉,店家新推出一道涮品,名叫宁夏滩羊鱼羊鲜,就是把羊肉和鱼片压制在一起,味道真不错,鲜字就是鱼羊两字合并而成。吃着涮着,猫身上有点冒汗了,不是因为炭火烘烤,而是服务生把账单送来了,这顿涮肉不便宜。
王府井与银杏树
从前门乘地铁回到王府井。王府井大街两侧的行道树让我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是2000年,我和同事去了趟山东郯城。郯城紧邻江苏,号称天下银杏第一县。晚饭时听朋友说郯城招待所最近住进三拨客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和大连,都是为了银杏树而来。他们要采买的都是大银杏树,这些树在苗圃里是找不到的,只能到农户家一棵一棵的挑选。上海人买树用于世博园,对树的要求是粗大,北京人买树用于王府井商业街改造,对树径、树形和匀称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大都市大手笔,树价也跟着往上蹿。
俺们大连银子不宽超,只好再往远处走,跟着朋友去了郯城清泉乡。清泉乡有座马陵山,是战国时代孙膑用减灶策战胜庞涓之地,但是马陵之战的痕迹一点都没了,轰轰烈烈的大战只剩下了一个传说。后来听说,王府井的银杏树每棵结算价格一万元,是大连的三倍,上海的大树多种植在浦东的后滩公园,价格不详。
王府井百货大楼如今叫北京市百货大楼,张秉贵的坐像立在大楼的门前。百货大楼的负二层被装饰成老北京的街景,大碗茶,澡堂子,修车铺,人们仿佛回到了梦中的北京。尽管老巷子里游人熙熙攘攘,但猫觉得,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
京城三天,猫过得很充实,看了话剧,游了故宫,观了国博,还吃了卤煮吃了烤鸭吃了鱼羊鲜。猫心满意足地上了火车,车上的座椅广告也很配合,还是一只猫,只是广告的配文有点那啥。
火车路经盘锦、营口东,三个多小时就回到了大连。一周后听说,北京朝阳站的地铁正式开通了,以后再进北京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