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想择一城而终老,得一人而白首;不想我们只能套一世A股,还一生房贷。
我们都太过于急着过上标配的人生,三十岁之前买车买房结婚生子,工作稳定家庭幸福。对得起父母的苍苍白发,不枉自己皓首穷经啃了多年的书,然而标配真的是你整天瞎忙的借口么
——作者君
好久不见,最近在忙啥呢
在不,在忙吗
最近忙不,有空一起吃饭啊
很多问候始于最近在忙啥,止于我先去忙了,我们好像一直都是很忙的。
“在忙吗?”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日常寒暄用语。
这个世界,可忙的事情太多了,结婚生子、楼市股市、社交网络……忙得像狗,累得像驴,最可怕的是,睁眼一看,发现自己只是绕着石磨转了几圈——瞎忙。
可是你真的这么忙么
忙到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了?
忙忙碌碌,忙总是与碌相对,过于繁忙等于庸碌。忙于应付各种琐事,只是因为未得其法。
或许清空一下大脑,理清一下思路会更有效。
其实更多的时候,忙碌也是一种自我欺骗吧。
用忙碌的假象表示我很努力很用功没有荒废,何必呢,都是出来卖的,卖个好价钱才最重要好不啦,再忙也未必能让自己涨价啊。
曾经观察了一下,我一天都在忙碌的事情,早晨6:30醒了,打开手机刷一刷,7点了,洗漱吃个饭去图书馆8点整。
8点开始到中午12点,四个小时,每看书十分钟开始发呆五分钟左右,打开网页浏览新闻,一刷半个小时没了,聊个天,刷的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吃饭+午休俩小时,下午两点继续到馆坐月子,下午三个小时,看会儿书,好累好无聊,开始刷小说,一抬头五点了,该去锻炼了,锻炼完吃完晚饭七点了,继续端坐桌前,看窗外灯火阑珊,夜色无垠瞬间诗兴大发,打开电脑开始写文,些许自我感动的酸文,自我陶醉半天,终于写好一篇无病呻吟伤感文,看看表快10点了,该收拾收拾回去洗洗睡了,出图书馆的一刻,夜风来袭,内心感觉充实的很,毕竟又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学习“了一整天。
可是真的如此吗,纵观这一天的时间有12+个小时坐在图书馆,除去睡觉和溜达的时间,还有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然而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却不足一半!
人,需要努力,却不需要忙碌。忙碌有时候和意义是相悖的。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平静的心绪,持久的专注,灵感的造访。
魏征给唐太宗写的谏言里,就希望唐太宗“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让百官效力,自己“尽豫游之乐,养松乔之寿”就好了,在魏征看来,一个君主积累仁德,保持自己耳聪目明、博采众长才是最重要的。
唐太宗要努力让自己清闲,以保持大脑清醒、能听谏言,这不是一种努力吗?反而让你身心俱疲的,一定是需要警惕的。
瞎忙,或许是这世界上最失败的事了。因为你四处奔忙,到头来只是原地打转。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瞎忙,什么是真忙。
佛学里有个词叫“精进”,什么是精进?即不退转地改掉先天的毛病,自我提升。
你的忙碌对于你要达成的目标并无任何作用,你的忙碌不会让你更值钱,那就是瞎忙。
你的繁忙搞垮了身体,怠慢了亲人,疏远了朋友,那就是是瞎忙。
想要不瞎忙,必然不能原地打转
想要不原地打转,唯有不断精进。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每天都要践行他的六项精进: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要每天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五、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当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忙不忙并不取决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始终要知道——再忙,心不能忙,精进不能懈怠。
身体的忙是身不由己的,或许也是谋生所必须的。
但心灵的专注与安宁,认知的提升,这才是核心。
不逼迫自己,才有心得,有精进。
老舍说:“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而这样的人,也不会想到“忙”字。
愿我们都能够不再”瞎忙“,约上三五好友踏青去,饮一壶茶,研磨午后时光,方不负大好春光。
作者君 Mingjun 北方某985高校在读烟酒僧,写过文,教过书,卖过菜。无车无房无对象,行走的社工人,未认证心理咨询师,无人问津的自媒体人,写过小说未成书,熬得一碗乌鸡汤,不加砒霜不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