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抗挫力,才是培养孩子“赢”的能力!

昨天朋友就很不理解地问我: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玻璃心?”

原因是看到微博上一条新闻:



事实上,现在很多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确很差。


稍有一点儿不顺心的事,就会喊着要放弃;


犯了错,更是“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


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受了点委屈就跳楼;


因为一次成绩不好就离家出走;


或者因为竞选失败而抑郁……



我们总是拼命地教孩子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却没有教过他们:

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玻璃心”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人生的道路,注定了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

耐基说过:“人在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刻意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抗挫折能力,冲出窘境,战胜困难。

可怎么做呢?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郭德纲说过:一帆风顺的人,经不起挫折。

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2、把握时机帮孩子正确理解挫折

家长在平时孩子碰到困难时,教育孩子采取不回避的态度,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的向困难发起挑战。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以及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3、对孩子的期望应合理,让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家长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儿童的成长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家长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导孩子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对自己在实现目标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能有适当的预测。这样,孩子心理上对承受挫折有所准备,当面对挫折时也就会客观、冷静地应对。

4、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而应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5、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长要提高认识,改变原来的教养态度,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因为面对挫折能够坚韧不拔的品格,仅靠说教是无法培养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孩子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更不要阻碍孩子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挫折教育重要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受挫后是否有恢复能力,是否有无所畏惧的自信心。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6、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多肯定、鼓励孩子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准行!”、“孩子,再试一次!”。

正如古人所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和挫折最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它们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必然可以促进其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会自立自强。

7、懂得关怀,及时疏导

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孩子在受到挫折后,最需要父母的爱,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要给予足够的爱,更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8、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长大。

父母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以引起孩子情感上的重视。高明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感化→说服→感化”,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重视情感的沟通。比如,父母可以先夸奖孩子说:“你做得不错!”“你已经很努力了!” 这就是前段的感化,因为这些语言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然后父母再指出孩子失败的原因,让孩子不断进步,这是教育的目的。最后父母不要忘了鼓励孩子:“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就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正面教育就能使孩子自动地检讨失败的原因,减少下次犯错误的几率。

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你怎么对待逆境,就怎么度过一生。你拥有多强的抗挫力,就能走多远的路。

抗挫力低的人面对生命里的寒冬,被大雪磨灭气焰,只觉如坠冰窖,束手无策,干脆躺在低谷一蹶不振。

然而,没有一个冬天不寒冷,看你用什么方式去暖。

在取得正向结果之前,先把苦难咽下,从挫败中爬起,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从头再来,比在低谷徘徊要好的多。

扛一扛,也许能迎来柳暗花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