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打小就喜欢为家人做吃的,常常趁父母不在家取现有的食材做点心。
我是南方人,自然不会做面食,家里的食材也很有限,除了糯米就是粘米,夏天有玉米,于是我常做的就是发糕、各种糍粑、玉米粑。小的时候常帮妈妈打下手,慢慢地自己就会了。
回想当年,之所以喜欢趁父母不在家偷偷捣腾,就是为了得到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的父母的一句夸赞。我其实是心理学上说的讨好型人格。
我很清楚我的厨艺是夸出来的,烹饪不仅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浓厚的兴趣,家人的点评和赞美自然也不能少 。
小时候在厨房折腾每一次都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刚结婚的时候,我其实也会做小时候的家常菜,其实也只是把食物煮熟,做不出色香味俱全的的菜式。
好在LG重来不挑食,我做的菜不管好不好吃他都说好吃,而且每次都能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光盘。得到鼓励的我总想做得更好,于是喜欢研究菜谱,研究食材,总结不足。
在外面吃过的好吃的或者在网上看到感兴趣的菜式,总想试一下。几年下来,蒸、炖、煮、炒、炸、烤,不能说精通,应付一顿年夜饭绰绰有余。
有了娃以后,开始捣腾烘焙,面包、蛋糕、批萨、意面、焗饭、冰激凌、冷饮、奶冻......有时为了倒腾一个菜品一味甜点,我能在厨房呆上2-3小时也不觉得累。以至于LG和女儿都说我应该开个私房小吃馆。娃也因此幸福地怪罪我把她养胖了。
除了吃的,我还热衷于泡酒,比如梅子、玫瑰花、百香果都是我的泡酒的尤物,因为味道好,程序简单 ,所以每年必泡。酒泡好后,赠予志同道合的好友,闺蜜聚会也能派上用场。每晚的睡前小酌,更是让我的小日子更加惬意。
科技改变生活,也提升了我的捣腾的逼格和技术,朋友圈里的每一张美食晒图都让我有跃跃欲试的冲动,随着每一次的冲动变行动,便成就了现在的厨娘。只要一息尚存,厨娘将继续捣腾。
生命不息,捣腾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