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酱酒 | 金奖背后的品评哲学与东方智慧

问 道 ▎明 寻 道 弘 道

2024 年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SFWSC,来自中国的问道酱酒让国际评委们赞叹不已,在全球数千款参赛酒品的盲品角逐中,最终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大赛最高荣誉双金奖及金奖等多项殊荣。

SFWSC的前身,是1915年开始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为世界范围内综合性、国际性和权威性最高的烈性酒评比大赛之一,同时也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赛事。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烈酒行业的风向标,被誉为“烈酒界的奥斯卡”,含金量相当高。

四维成韵:舌尖上的品鉴哲学

打动国际评委们的问道酱酒,不是简单的 “好喝” 二字可以概括的,而是藏在色、香、味、格四个维度里的细致学问。

观色:问道酱酒色泽微黄透明,源于长期储存中酒液与陶坛发生的微氧化反应,以及原料中天然物质的积累。倒杯后,挂杯明显且均匀,酒液下滑速度慢,充分体现酒体的浓稠度与酯类物质的丰富性。

闻香:问道酱酒香气层次丰富,前香如初见时的惊艳,酯类物质带着张扬的活力率先登场;稍倾杯口,中香成了主角,酱香纯正,伴有花果香;最惊艳的是空杯香,哪怕放置隔夜,杯底仍锁着不散的复合香,无一丝杂味。

品味:舌尖体会甜感,舌面感受酸涩,舌根感知苦味,余味在口腔中停留时间长,吞咽后喉部无刺激感,反而有温热的舒适感,回甘生津。

风格:定格问道酱酒风骨的,是它的“格”,既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的经典风格,又带着属于它的个性。

六步之仪:杯盏间的品饮雅趣

问道酱酒的品饮从不是豪饮的狂欢,而是藏在细节里的仪式感,每一步都藏着对酒、对人的尊重。

备具:洁净的透明玻璃杯,郁金香型的杯口能聚拢香气,杯身要干净——若残留杂质,再好的酱香也会失了真味。

醒酒:新开封的酒别急着喝,让它在杯里静候片刻,这不是等待,而是让酒液与空气温柔对话,五分钟足够唤醒沉睡的香气。

观色:要讲究姿态,捏着杯脚轻轻倾斜 45 度,让光线穿过酒液。手指避免碰到杯身,体温会影响酒的温度。

闻香:得有层次,初闻时,杯口距离鼻尖 2-3 厘米,轻嗅 1-2 秒,感知整体香气;接着稍低头深闻,深吸一口气,捕捉香气层次;饮酒后将空杯放置,间隔一段时间后再闻,判断留香时长与纯度。

品味:小口啜饮,让酒液布满口腔,与舌面充分接触;缓慢吞咽,感受酒体在喉部的顺滑度;闭口呼气,使香气从鼻腔溢出,体会 “回味”。

交流:品评者常以 “酒语” 交流感受,如 “酱香正”“余味足”“空杯香雅” 等,简单几个字,无需多言——就像两个知己,懂彼此心意。

一酒藏道:品评里的东方智慧

天人合一的智慧,早刻在问道酱酒的基因里。赤水河的丹霞水、茅台镇的微生物、红缨子高粱的支链淀粉,还有 “端午制曲、重阳下沙” 的古法,少一样都酿不出这口酱香。

慢品的过程,是现代人对抗快节奏的一种仪式。在这个连吃饭都要倍速的时代,问道酱酒偏要你花时间:醒酒要等,闻香要慢,品味要细。

小口啜饮时,舌尖的甜、舌面的酸、舌根的苦,像人生百味在口腔里浓缩,咽下去的瞬间,倒有了 “何事慌张” 的从容。

老茶客说 “茶如人生”,问道酱酒又何尝不是?慢下来,才能品出其中真味。

当我们举杯细品时,喝的不仅是酒,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对时间的耐心、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问道酱酒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每一次品饮,都成了一场与传统对话的修行。

道可道,非常道,问道酱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