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下暂停键的时候,莫燃已经泣不成声,电脑屏幕上定格的温客行和周子舒,衣袂飘飘,闲云野鹤般绝尘而去……
想不到,三刷《山河令》,面对结尾的彩蛋,她还是哭得像个高中生,久违的感动痛彻心扉。
剧中的温周二人,终得神功护体,从此不再食人间烟火,只要留在极寒之地,便能双双逍遥成仙,直至天长地久。
这便是少年时期理解的“永远”,幻想时间可以定格,世界可以为你停下脚步,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拥有你便拥有全世界。

然而岁月蹉跎,世事难料,这恰似玻璃般纯净又脆弱的“永远”,只能是少年心中的一个梦境,重温依旧感慨,却早已明了“这世间,唯有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
每年的五一假期,莫燃都会开启一年一度的“断、舍、离”,今年又告别了好多东西。
远嫁异国他乡的旧时闺蜜,早已断了音讯,她折的纸飞机还是还给蓝天吧。
初恋男友上交的日记本,一直没好意思还给他,里面的“小秘密”怕是他早已忘了,那便烧成灰送给风吧。
还有那条故人遗落在她家的黑曜石手链,早该在故人溺水的那个夏天,陪他一起石沉大海。
现在的莫燃不再说“永远”,永远太远,远到她没有勇气相信自己不会变。她不再奢求留住任何人,大家都是彼此生命的过客。
整理书橱的时候,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从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飘落,莫燃拾起一看,那是年幼的她和爷爷在老家菜园子里的合影。

那是她上幼儿园之前的最后一个夏天,也是她人生中感觉最漫长的一个夏天。好像太阳永远不会落山,小黄瓜永远挂满瓜藤,西瓜永远吃不完,爷爷的笑声永远在耳边回荡。
小孩子理解的“永远”,就是慢慢睁开眼睛,就能见到想见的人,时间总是不慌不忙,晃晃悠悠,一天又一天的陪伴,就是他们心中的“永远”。
很多年以后,爷爷患了阿尔兹海默症,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开始写日记,起初还能完整地叙事,后来只有时空错乱的片段,再后来,常常是写着写着,出现了大段大段的空白。

在他离世的最后3个月,他的日记本里只剩下奶奶的名字,一遍遍,忘了再抄,抄了又忘……
垂暮之年的“永远”是刹那间的永恒,曾经拥有即是永恒。能刻进记忆里的,便是“永远”。

“永远”究竟有多远,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境,不同体会。
它是孩童眼里那日日夜夜的陪伴,它是少年口中那海枯石烂的誓言,它是成年人理智背后的随波逐流,它也是那生命尽头留在记忆深处的的永恒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