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阅读
1
早晨,坐在阳台,一杯清茶,打开得到,当看到罗胖的[什么是认知叠加]时,史蒂芬平克的一句话就呼的蹦了出来,写作就是把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表达出来,继而,脑海中又把这句话和大家关心的如何快速简单的写出一篇文章关联在了一起。
史蒂芬.平克
最近一段时间这种无意识的跳跃思维经常会出现,这会是罗胖讲的认知叠加吗,仰或是大家都在讲的融会贯通吗?
哈,且先这样大言不惭的认为吧。
但罗胖的认知叠加,史蒂芬平克说的那句话和和简单快速的写出一篇文章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社会科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如果一个概念,叫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什么是有用的知识,就是你学到了之后可以很好的运用,反之,那只是信息。
好,那我们就利用这个六度空间法的概念,继续我们的跳跃思维,看看这句话和如何快简单的写出一篇文章有什么关联?
对,一定有关联,只要你去找。
2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你不要多想,因为这句话只针对那些博览群书的大家,而你,拿什么偶得之。
那么,我们就只能做一个吃瓜群众吗?
不要急,下面,让我就来告诉你方法,但请注意,这注定不是一趟平凡之旅,因为三年的时间告诉我:读的书越多,越知道自己知道的少。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请先把你的否定和看法暂且搁置一边,虽然交流沟通是共同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我们迟早会达成一个共识,文字让我们相识相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吧!
你打开得到,翻到罗胖的[认知叠加],看完文章,你思索良久,把重要的部分做了笔记。
然后你打开币乎,看到了爱丽莎的文章,[关于写作如何选择],你思索良久,又把重要的部分做了笔记。
接下来你打开了公众号,翻到了核聚的那篇[能积微者速成],你看完文章思索良久,继续把重要的部分做了笔记。
这时你意识到了吗,这些笔记便是史蒂芬.平克说的:那些网状的思想。
因为它们散乱不同的分布在你的笔记本里,看似互不相干,他们各抒己见,表达完全不同,但正是在这种看似无序网状的思想状况下,却有着潜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该你登台表演了
现在,把这些无序的概念和思想看做是一节节的树枝,你要做的是,如何找到一个树干,把他们都安放在这个主干上,然后用一条直线逻辑把它们连绵不断的表达出来。
不要点头,我知道你还是不太懂。
那我就更详细的来讲解一下吧。
先看你做的笔记内容。
1:罗胖对认知叠加的解释
“认知折叠”这个概念。换句话说,文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被折叠过的系统里面。这种折叠,有的是靠高深的科技突破,比如内燃机和计算机;有的只是简单的方法创新,比如流水线和集装箱。但是,只要能把一大堆的复杂性折叠成一个简单的产品,人类文明的水平就会被实质性地提高。
2:下面再来看爱丽莎的,关于写作的如何选择
新媒体写作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实在不知道些什么,那么就打开微博,看看微博热搜,根据当前的热点,进行挖掘写作。就是抓热点。
热点是受大众关注的、欢迎的新闻或信息。抓热点时,要保证这个热点当下还是新鲜热辣的,同时,要获取足够多的资讯。
3:再来看一下核聚对于能积微者速成的说法
这句话,不知道是我多少惨痛经验的总结。能够把握住自己能够把握住的点滴,这是英雄豪杰所为。因为绝大多数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和理由,而做不到这一点。把握住能把握住的点滴,看起来毫不起眼,所以人们不屑于做。
但是,这些人都忽略了一件事。
他们不曾想到,或者根本不敢想,不敢想下去的一件事。
这种把握的能力是与日俱增的。
注意,是与日俱增!
功到自然成。
现在你的脑子里边是不是有一点点想法了?
这三个看似漠不相干的内容忽然间有了一点点的联系了。
你的脑洞再开的大一些,尽量的从一个中心思想把他们融合在一起。
好吧,还是我来试试吧
其实对于认知叠加,罗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罗胖的每天语音60秒,已经做了2400多天了,而这不正是和核聚说的,能及微者速成重叠了吗吗?
看看罗胖今天的成绩,中国最大的知识服务商,汇聚各个领域顶尖的专栏课程,建立了得到大学,拥有2000多万的粉丝量的知识服务平台,而且罗胖每次在介绍到自己平台的时候都会重点重复一句话:知识服务平台。
那么我们对于写作应该有什么态度呢?
是的,对于写作我们总是言之不尽,而如何做到选材爱丽莎确实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身边唾手而得的热点确实是选择题材的便捷之路。
但是,写作过程也是一种大量重复的积累的过程,而你的增强回路正是因为有了因才有了果,那么我们又联系到了核聚老师说的,能积微者速成,每天记住一个句子,在纸上抄10遍,每天重复一段话1,默念20遍,一段好的文字段落,今天看,明天看,随时随地的看,不要看这种简单,重复笨拙的方法,而它却是写作提高的最好的方法,能积微者就是速成。
看看,我把这三段内容联系在了一起吧,虽然可能逻辑不够严谨而显得略微突兀,但这里只是一个说明,朋友,就不要斤斤计较了吧。
那么现在我们的树干出来了:认知叠加可以帮助你写作,但一个更重要的方法是能积微着速成。
现在我们再来理解一下史蒂芬,平克说的那句话:把网状的思想形成树状,然后用线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一篇文章就此形成。
3
关于写作,只要写过三四年之后,个人的经验和心得各有不同,对于写作的理解也会各有不同,但最终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天3000字,就没有什么写不成的。
我知道你会质疑这个观点的,但不要紧,等你每天写够1000字的时候,在来跟我探讨吧,不是狂,是因为有人跟我讲过同样的话,而这个人,已经出了两本书了。
《写出我心》的作者娜塔莉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必须想出办法让自己动笔,否则,洗碗盘或者随便什么能让你规避写作的事情,都会变成天底下最重要的大事,总之,闭嘴,坐下,写,就对了。
现在你明白了吧,闭嘴,坐下,写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