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上)

伪满洲国(上)

迟子建的作品都很温情,作为黑龙江人,不少作品写东北,还有当地的少数民族。同样生活在东北,迟子建的书让我懂得探索生活的意义。

这是读这位作家的第二本书。1999年的书显得老旧可书里的文字却有鲜活的生命力。

沈从文一直瞧不起城市里的人,因为他觉得城市里的人缺少血性、缺少生命力,在迟子建的小说里读到得正是这些当代人缺少的东西。细论作品,可能发现她的作品可能没讲什么,也谈不上深刻,但是就是让人喜欢读,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她的小说温情脉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描绘了当代人精神中缺少的东西。

三卷长篇《伪满洲国》讲那段不为人熟知的历史。

小说讲述了从1932年到1945年间,生活在伪满洲国的各色人物的无常命运。作者塑造了六十多位大小人物,从皇帝、贵妃、日本官员、抗日名将,到普通的商人小贩、小老百姓,也有像乞丐、寡妇、傻子等最“低贱”的人物。小说多线并进,每一条故事线都几乎是独立的;也没有绝对的主角——这一章的主角在下一章可能死去,而配角可能成为下一章的主角,各章之间,有时有着巧合的、或命中注定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作家描写了一组人物群像,他们的命运被串联在了一起,在恐怖的时代里,都像是风中之炷,小心翼翼地活着,闪着人性的真实——坚韧、愤怒、胆怯、贪婪、情欲,当然还有爱。

对于人性,小说没有进行过多道德的评判。在一些极端的环境下,由于人见识和观念的局限,单纯给人标上“好人”“坏人”无疑是浅陋的。作恶之人在接受命运的审判时又让人感到一丝怜悯,美好纯洁的形象也可能很快就被破坏、玷污、染上血色。而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中,道德如同一根蛛丝,往往承受不住生存的重量,而偶尔展现出的人性的光亮就显得更为珍贵和不易了。

小说情节在写实和轻度的魔幻间切换,或许象征善恶有数,但命运无常。作者的描绘在乡土气的铺叙,和突然细腻精致的比喻间跳跃,产生一种真实和虚幻交错的感觉。

小说通过许多小人物的命运串起一个大时代的旋律,细腻而丰富,但相对而言缺少一种动荡时代应有的激荡人心的感觉,显得过于阴柔,灰暗有余但沉重不足。

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读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两年,随着原创小说网络小说或者文学网站的不断成熟细化崛起。文坛风起云涌出现了一批批专、兼职网络原创文学写手,他们...
    尘文心阅读 10,297评论 5 185
  • 近两年,随着原创小说网络小说或者文学网站的不断成熟细化崛起。文坛风起云涌出现了一批批专、兼职网络原创文学写手,他们...
    乱世惊鸿阅读 10,178评论 16 183
  • 又一学期,再一次开启家访之路! 开学几周。问题很多,有优等生的烦恼,有后进生的担忧,还有问题学生的出现!我依然在路...
    WangXQ阅读 373评论 0 0
  • 这个春,如此多情,时常流着泪;沿着树叶的脉络,一路游走,奔泻千里,其实是多么的豪壮。 天,他不会说谎,痛了,就流泪...
    夏言baby阅读 2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