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跳出自己时,生命才真正开始

——《悦享听·财务自由之路》65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人际关系中的全景法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你是一个例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跳出自己的时候,生命才真正开始”。所以我们要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很难做到以人为先,或者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

我的孩子是两岁多,你可以了解两三岁的孩子呢肯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来很难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就是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当然对于小孩子这是正常的,父母们都会做出不断的引导。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有的二三十岁,甚至到六七十岁的人,他们的事业跟两三岁的孩子差不了很多,也就是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完全是从自己的立场去出发,当因为一件事情自己的利益受损会暴跳如雷,而如果自己做的错了同样的事情让别人的利益受损,自己却表示是可以原谅的行为。

而要想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与人共赢,一切都要从为别人而不是从为自己考虑做事儿,这是建立关系最基本的法则。

这听起来像是常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一个人如果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他总是很难同别人相处好,因为他总是考虑自己的感受。

所以要想帮助打破这种定式,让人们看到全景,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就是打开视野。

眼界狭窄的人就好比是史努比漫画里面的露西,有一集露西在操场上转悠,查里·布朗读给她听:“书上说,地球一年围绕太阳转一周。”露西猛然停住了,说道:“地球围绕太阳转?你肯定吗?我觉得它是围着我转的。”

听着感觉很可笑,但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人视野狭隘,比这个还要微妙。在我身上就是这样,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团队,我经常想的就是找到更多的人能够帮助我去达成我的目标,多年以后我才认识到:所有的做法都是使得其反。我应该始终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帮助人们去达成他们想要的图标?”当我做到这一点以后呢,不仅帮助了人们一臂之力,自身的也非常受益。就像一个管理专家威廉·吉文所说的:“当你自私地只盯住自己的利益时,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当你帮助一打人解决问题时,就有一打人和你一起努力。”大多数时候呢,我们担心的事情只是整个大局微不足道的一小点儿。

多年前的南加州大学被圣母大学以51 :0打得落花流水。头号橄榄球教练约翰·麦凯想帮助他的队员们振作起来。他走进休息室,看见了一群挫败、疲惫、垂头丧气的年轻队员,他们还不习惯失败。他站在长凳上说:“伙计们!想想这个:还有十几亿中国人根本不知道打过这场比赛呢!”

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别人组成的,除了你一个例外。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并不认识你,将来也不会。你认识的绝大多数人可能有更大的需求和问题,你可以选择漠视他们只关注自己,或者是跳出自己学会先考虑别人。实际上很多人在创业和和人们连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心理障碍,完全是因为视野狭隘的原因——就是太考虑自己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而没有站在一个全景、全新的视角去看到你能够给与别人的帮助。

看到全景的第二点就是心智成熟。

我们常常期待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慢慢地成熟,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仍然如此,因为成熟和年龄无关。

成熟是一个人是否能把“我的世界”变成“人们的世界”

鲍格·布福德曾经写过一本非常好的书叫《人生下半场》,主题是:当人逼近中年的时候,许多人感到非常的不安,因为他们想让生命更有意义,他把这一阶段定义为中场。他说:多数人想在人生下半场做的还是他们在上半场已经做过的事,只会做得更多;相反,让人生半场成功的关键是盘点过去,抓住自身的强项,并把奉献他人作为目标。人生前半场的自我狭隘的,后半场的自我就应该是广阔的:前半场的自我是向内旋转,把自己绑得愈来愈紧;后半场的自我应该是向外旋转,把自己从弹簧缠绕的禁锢中释放出来。

狭隘的自我只容纳你一个人,总体上来讲,它疏远别人独来独往,并带有病态的个人主义;广阔的自我是很大的,因为它含有一份超脱,自我超脱会让你大步流星到达远方,并完成人生的赛程。

鲍勃描述的是真正的心智成熟。他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转,心智成熟意味着有能力去看到全景。

第三个:要想看到全景要勇于负责。

在婚姻关系中会比较明显:要想婚姻美满,夫妻双方都得负起责任。那什么样的婚姻关系是成熟的婚姻关系呢?就是两个人不再责问我的丈夫或者我的妻子能为我做什么,转而去问我能为TA做什么——这时候婚姻关系就成熟了。

领导力也对人提出类似的要求。不负责任的领导人持有的是“我老大”的态度,用职权谋私利,而负责任的领导人是持有“别人先来”的态度,用职权来为别人服务担起责任、做出表率,把功劳记在别人的身上,并增进和改善关系。好的领导者明白:要想让团队成功,必须把别人置于优先位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