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第一章 共读第一天

重新定义开悟

一提起开悟这个字,我们便会在观念中产生超人成就式的幻觉,可是开悟只不过是与存在合一时,觉受到的自然状态罢了。

我甚爱佛陀用“离苦”这么简单的两个字,把开悟给定义出来。这里面没有任何超人的影子,对吗?

绝大部分的佛教徒无视于佛陀的苦心孤诣,却一迳地相信开悟非佛陀莫属,与他们无缘,至少这一辈子甭想。

为什么我们会痛苦

体验实相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是我们对心智头脑的认同。它使思想变成强迫性。无法停止思想是一种可怕的痛苦。可是几乎每个人都饱受这种痛苦,但是反而视为平常而习焉不察。这种持续不断的思想噪音,阻挡着你,使你无从发现那个与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宁静。它也创造了一个心造的假我,因而投下恐惧和受苦的阴影。

强迫性思考者,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写照,活在一个明显的孤离状态,活在一个问题与冲突不断,一个疯狂而复杂,一个反映了心智头脑不断支离的世界里。

挣脱心智的牢笼

观察你思维中冒出来的念头,特别注意那些一而再,再而三重复的思想模式,多少年来一直在你脑袋里重弹的老调子。有一种说法是:倾听你脑袋发出的声音,在那里出庭见证。

单单的观察,不加评判。

思想止息,暂停,存在的喜悦

当一个思想止息的时候,你经验到一个心智流的中断——一个“无心”的间隙。

这个间隙一开始很短,或许只有几秒钟,可是它会逐渐延长。当这个间隙发生的时候,你便感觉到一种内在的宁静和和平。这是你感觉与存在合一的自然状态的开始。如果加以练习的话,宁静感和和平感就会加深。事实上,它的深度是无底的。你也会感觉由你内在深处升起一股微妙的喜悦之流:存在的喜悦。

这种内在的联系状态之下,你会比在头脑认同状态下更加机警和觉知。你是全然的临在。它同时也提升了我们能量场的波动频率。

佛陀说痛苦或受苦,源自于欲望和渴求,所以断欲是离苦的究竟之道。所有的渴求,全都是心智为了取代存在的喜悦,而向外境和未来寻求救赎或成就。

如何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需要你用内心去感受那个似曾相识的感觉,去体会那个内在的真实自性,用留白,暂停,去感受,去体验阅读内容。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开悟的种子,都住着真我。作者只是提醒你那些被你遗忘的真理。你不需要到别处去寻找真理,请让作者带你深深走进你已经拥有的东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素净洁白点点星, 馨雅香淡深深情。 史载花摇满艇雪, 城南沿河叫卖声。
    珠江潮平阅读 261评论 6 13
  • 叶落千山,风过草萧疏,天地顿显开阔。 那年冬,到最偏远的城崖地小学。万重山接纳了我,孩子们的笑脸和掌声留下了我。 ...
    八里山人程远河阅读 612评论 24 29
  • 与人为善,友好识人,得以敬业,敬以得力。美好的生活是安顺工作,团结前行。束缚别人的思想也会框住自己,成为自己私欲的...
    安贝儿阅读 628评论 0 0
  • 设置Activity悬浮 通过在styles.xml中设置windowIsFloating属性实现Activity...
    CP9阅读 3,903评论 0 3
  • 2017年4月4日 晴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代表了一个年轻人,如果说《西游记》是吴承恩的自传,那么孙悟空代表的是...
    东尼日记阅读 6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