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的儿女》原著“索要8万分手费”的孟桂芝,她,不值这个价

注:本文根据《乔家的儿女》原著小说创作,图片源于《乔家的儿女》电视剧。

孟桂芝和戚成钢的相遇,挺浪漫的,如果他是单身的话。

一段孽缘

戚成钢开了一家书店,请了个小姑娘看店,这个店员便是孟桂芝。

两人一起工作久了,慢慢就暧昧了起来,英俊的戚成钢,很会讨女孩子的欢心。

《乔家的儿女》原著里写道:

“他大大咧咧的,时常与她开个小玩笑,却又懂得温柔与体贴。他常帮她一起搬那死沉死沉的一堆堆的书,他会给她买点小零食,偷塞到她手里,好像在说,只有你的,没有别人的,那种孩子气的亲密,叫孟桂芝在暗夜里一个人回味了许久许久。”

孟桂芝不顾戚成钢有家庭的事实,热心热肺地爱上了这个把她从劳动力市场里捞出来的男人。

小姑娘喜欢一个人,总是藏不住的。

孟桂芝看向戚成钢的目光灼灼,撩拨着戚成钢蠢蠢欲动的心,她一口一个“成钢哥”叫得他通体舒畅。

戚成钢回想起自己因“作风问题”被开除的经历,意识到了“私情”如果放任发展,会麻烦到什么地步,他的内心既快活又不安。

有“自救”念头的戚成钢,终究还是没把持住,在一个下大雨的夜晚,戚成钢“被迫”留在了店里,走进了孟桂芝的“小闺房”。

“等雨略小一些,戚成钢坚持回家了,乔四美迷糊着起床给他弄洗澡水,戚成钢忽地觉得自己挺不是个东西的,暗下了决定,这件事,决没有第二回了。”

然而,这件事的发展,却由不得戚成钢说了算。

孟桂芝怀孕了。

八万块分手费

孟桂芝的家人跑来闹事,要钱。

他们说孟桂芝还不满十八周岁,不给钱,就送戚成钢蹲大牢。

孟家人拿出了玩命的凶狠姿态,戚成钢吓得瑟瑟发抖,他问妻子乔四美:“我们该怎么办?”

乔四美找大哥乔一成借了钱,给戚成钢平了事,讨价还价,双方以八万块做了了断。

孟桂芝的爱情,变成了一场交易。

除了狮子大开口,趁火打劫的孟家人,连戚成钢都觉得,她不值八万块。

因为在那个雨夜,他发现孟桂芝早就不是清白之躯,《乔家的儿女》原著里写道:

“戚成钢呼出一口气,心里有一点鄙夷又有点松快,孟桂芝并不是姑娘了,这似乎省了一点麻烦。”

不自爱的孟桂芝,她,太廉价。

孟桂芝的随便,给了戚成钢机会。

搬书时的手指接触,孟桂芝不拒绝;打情骂俏的肢体触碰,孟桂芝不拒绝;狭小空间里的眉来眼去,孟桂芝更是主动撩拨。

“戚成钢与孟桂芝一同挤在那窄小的单人床上,两个人湿乎乎的身子贴在一起,贴出了一点相依为命的意思来,孟桂芝喜欢这种意思,她往戚成钢怀里又拱了一拱,仿佛要钻进他的身体里才满意。”

明明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却卖弄得好像是个老妓。

戚成钢对她,只有性,没有爱。

孟桂芝自我感动的爱情,一文不值。

再续前缘

孟桂芝,比乔四美惨得多。

乔四美眼光差嫁错了人,但她有名分,孩子也是见得光的;而孟桂芝,戚成钢得知她怀孕,拔腿逃跑,她被家人强迫送医院拿掉了孩子。

剧版的孟桂芝是假孕,敲诈,而原著小说里的孟桂芝,是真的怀了孕的。

“那是个男娃娃,手指已成了形,细小的手掌张开,似乎要抓着点儿什么,千不该万不该,孟桂芝偷着看了一眼。她尖叫一声。孟桂芝没有疯,只是不肯说半句话,医生说像是抑郁症。”

孟桂芝承受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明明是两个人犯下的错,好像只有她一个人成了笑话。

孟桂芝哭着求戚成钢和乔四美离婚,周围全是看热闹的人,“这个女孩子站在那破败的老旧的小院中,她好似是一出戏里的苦情的忠贞的命运多舛的女主角,她好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圆脸上浮现出微微的做作的笑意来。”

而男主角的反应,是躲避,逃离,畏畏缩缩。

如果说,爱上戚成钢是出于本能,意乱情迷,少不更事;那在大事来临时他的行为,足该叫醒做梦的孟桂芝。

两个人的孩子,戚成钢没在意过;孟桂芝这个人,他也只是当成了玩伴。

玩出了火,他就躲到了妻子身后,正义凛然地宣誓回归家庭,这样的男人,真的不值得爱。

被八万块分手费打发走的孟桂芝,仍然不死心,继续与戚成钢书信往来,这才是孟桂芝最可悲的地方。

请学会“精贵”

《乔家的儿女》原著“索要8万分手费”的孟桂芝,她,不值这个价。

自轻自贱的孟桂芝,别指望男人会珍惜。

女人,不是非要保守,但一定要精贵。

《乔家的儿女》原著里的乔三丽,就是个很有分寸感的女人,她和王一丁谈起了恋爱,但婚前从未有过出格的举动,甚至连去婆家,乔三丽都会限制次数,而且不会留下来吃饭。

“三丽还是比较守旧的想法,总觉得没有定下来的时候,女孩子不好总上男孩子家门上去,显得不精贵。”

有原则,自我爱惜的乔三丽,得到了王一丁的尊重;婚后王一丁很宠乔三丽,原著里提到,王一丁下了班回家还要做家务,孩子的尿布都是王一丁洗的。

乔三丽被男人捧在手心,孟桂芝被随意抛弃,这就是“精贵”和“自贱”的区别。

女人,物质上可以穷;言行举止上,要贵。

孟桂芝是乡下女孩,到城里打工本可以改变命运,可她却走了弯路,给人生留下了永恒的污点。

原著里提到,孟桂芝在到书店前,曾经换过四五份保姆的工作,她说不愿意伺候人。

文化水平不高,又吃不了生活的苦,孟桂芝这样的女孩,太容易被诱惑了。

其实她的脑子是聪明的,戚成钢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伶俐得很”,孟桂芝的到来,让书店的销售额增长了一些,她还提出了租书的点子,是个很有想法的姑娘。

如果她能继续完成学业,或者在事业上多吃些苦,她的前途不会太差;在感情上的随便,注定她很难有好结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