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之我见

       国学教育,古已有之,今又重来,复古乎,倒退乎,均不是,“温故而知新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历史不是凭空而生,它总承担着承前而继后的责任,因此,古今中外人类的每一次提升都是“温古而知新”的结果。国学概念之大,范围之广,穷其一生未必能窥及一斑,然其基本原理不外乎“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平衡”三个,掌握其究竟,即可一通百通。

       国学内容概括起来七个字“经史子集儒道佛”,“经史子集”指国学经典文本,“儒道佛”乃三种思想,缺一不可。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有三性,一是本性、二是秉性、三是习性。佛家偏重讲本性,《坛经》中六祖讲“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俱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因此,本性是全世界每个人生下来就有的,荣格把它叫的人类的共同意识,阳明先生把它叫做良知,这个本性只需要老师来唤醒,佛家着重告诉我们如何唤醒。第二个是秉性,它是每一个人不同的特质和能力,中国人把人概括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具体到每一种类型的每一个人还有不同,所以孔老夫子才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但对人秉性的偏重主要在道家文化中,也就是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做为,而是不妄为。对于人的秉性,老师们需要的是通过仔细观察去发现,然后遵重其自然发展规律,好好呵护即可。第三个是习性,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行为和习惯,它需要的是规范,所以儒家文化提出了“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在社会中生活要用“礼”来约束和规范,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即指此。因此我们从事国学教育要知道去:唤醒本性,发现秉性,规范习性。

       那么国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了解生命、学会生活、享受快乐!所以国学教育要以生命唤醒生命,以身教影响生活,以快乐感染快乐!所以国学教育是生命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快乐的教育,它不能简单的用知识教育的方法去教去学,希望广大国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做好我们的国学教育工作吧!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夜读到王小波的《智慧与国学》, 不知怎么的脑洞大开,竟致于夜不能寐,直到此时脑细胞仍然活跃不止。 不管自己...
    三生石上草阅读 387评论 0 0
  • 歲月偷偷爬上你的臉龐 淹沒了ni稚嫩的容顏 影像技術支持綜合服務商
    保時捷阅读 281评论 1 0
  • 王安忆是用一肚子的浪漫主义创造了一个世俗的世界。她每部作品的面世,总能吸引到密集的关注与目光。她很少重复自己,并且...
    绛心阅读 1,712评论 4 13
  • 一段独行的时光或长短孤独的人不畏生命空荡可以笑的没心没肺也可以哭到痛的窒息残荷缺月,粗茶淡饭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对待
    MichelleLu阅读 241评论 0 1
  • 有时候,朋友张嘴借钱时我们却没有办法回绝,即使我们没钱。 只因为,鸡汤里说过在你最贫困潦倒时还愿意借钱给你的那个人...
    小阿米亮阅读 4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