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浊清不由意,醉醒我自知(8)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一节

浊清不由意,醉醒我自知(7)

第三章:仗剑舞青山

8.战秦兵,屈原青山保家园

初冬的巫山,一片宁静。连绵的青山岿然立于天地间,狰狞着它的巍峨;清澈的香溪静卧在山谷里,宁静着它的深沉;壁立的峡谷犹如刀削斧劈,寄居在石缝里枯瘦的小树瑟瑟发抖;苍翠的树林犹如墨绿帐幔,隐藏于丛林间的猿猴阵阵哀鸣。

一队黑色的旗帜在这寂静的山野间慢慢蠕动,旗帜上白色的“秦”字时隐时现。

“秦兵来了,大家躲好了,听我的口令,将身前的大石头一齐推下山崖!”屈原紧锁剑眉,注视着山间羊肠小道上摇摇晃晃的秦军,低声发出攻击前的命令。

只能容得下一人行走的狭窄山道上,秦兵斜扛着戈矛缓缓的爬行,瘦长的队伍犹如一队黑色的蚂蚁,蜿蜒在陡峭的山崖下面。崖顶的灌木丛里,多了许多嶙峋的怪石。四周静得出奇,只有呼呼的北风在山谷里游荡。

“推!”等到秦兵完全进入伏击圈,屈原一声怒喝,打破了宁静。滚滚的山石从山崖上隆隆而下。

“全,全体,隐蔽!”面对从天而降的巨石,带队的秦将惊慌失措。慌乱的秦兵四散逃窜,寻找避身之处。可是狭窄的山道上,根本无法躲藏,一声声凄惨的哀嚎在峡谷里回荡,一股股殷红的鲜血在衰草间流淌,秦兵躲藏不及,死伤无数。

“崖顶有敌军,弓箭手,组织反击!”回过神来的秦将躲过巨石后,立马组织残存的秦军反击。

“秦军反击了,躲避箭雨!”屈原注视着崖底秦兵的动向,见残存的秦兵张弓搭箭,忙组织崖顶的乐平里青年树起事先准备好的草人,然后率领大家躲进崖顶的石洞里。

嗖嗖的剑雨如飞蝗般射向崖顶,崖顶的草人如同刺猬般,身上插满了羽箭。

“收礼了!”箭雨过后,屈原马上组织青年们走出山洞,将草人身上的羽箭拔下来,装进自己的箭壶里。

“来而不往非礼也!把箭再还给他们!”屈原命令。

乐平里的青年们,个个拿出打猎时用的弓弩,嗖嗖嗖嗖,将秦军的羽箭射回崖底。

又是一阵惨叫。

“撤退!”秦将扔下满地的尸体,带着剩下的秦兵,转头就跑。

“哦!秦兵退喽!秦兵退喽!”崖顶一片欢呼。

“不可大意!秦军素来骁勇善战,如此小小失败,彼决不会善罢甘休!快!重修防御工事,以备秦军再犯!”屈原并没有被这小小的胜利冲昏头脑,冷静的告诫欢庆胜利的乐平里青年们。

“报!屈原公子,秦兵退却后,绕到后山密林,直扑我后背而来!”一个精壮后生气喘吁吁地跑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走,去密林,大家务必在树上躲藏好,一旦秦兵触动机关,马上从树上跳下来,砍杀秦兵!”屈原沉着地指挥乐平里青年们准备第二次打击秦军。

虽已时值初冬,但巫山的马尾松林里依旧一片苍翠,如伞的树冠枝繁叶茂,每一棵树上都隐藏着杀气。

受到先前的打击,秦兵这一次变得小心翼翼。手持戈矛的秦兵猫着腰,注视着前方的每一棵松树,每一丛野草,不时地用戈矛刺戳着草丛,生怕树背后,草丛里藏着什么要命的危机。

“啊!”一声惨叫毛骨悚然,一个秦兵踩到了猎狐隐藏在草丛里的兽夹,锋利的竹钉刺穿了他的小腿,鲜血染红了枯草。

“啊!”又是一声惨叫,一个秦兵掉进了猎人设置的陷阱,陷阱里的一排竹钉刺穿了他的身体,鲜红的血从身体里汩汩地冒出来。

“啊!”惨叫声此起彼伏,不断有秦兵陷入圈套。所有的秦兵吓得背靠背聚集在一起,躲避到树下,不敢在前进一步,死亡的恐惧聚集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杀!”屈原一声令下,一张张大网从天而降,将躲避在树下的秦兵网住,乐平里的青年纷纷从树上跳了下来,将手中的砍刀,砍向敌人的头颅。

哀嚎声之后,便是震天的欢呼声。胜利的人们将屈原抬起,一次又一次高高地抛向空中。

下一节

浊清不由意,醉醒我自知(9)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