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访玉泉

        身在华州,据华山,临渭水,从大的范围来说,也算住在华山脚下了。因此华山登山的必经之路玉泉院是每年都要走几遭的。不管是五一国庆,还是春节暑假,闲来无事,又不愿跑远路时,这里便是消闲散心的最佳去处。

        今天,虽然淫雨霏霏,还是抓住国庆长假的尾巴,和爱人一起再度拜谒这块道家圣地。

        驱车不到半个小时,已至华山脚下。将车停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撑伞步行到玉泉院前广场。这几天华山景区因雨关闭,但还是有像我们一样的零星游客冒雨前来。广场前陈抟老祖的睡像依然安详自在,不过,那枕在头下的那裸露的手臂在潇潇秋雨和瑟瑟秋风中,还是让人有一种寒意难耐之感。

        陈抟是华山隐士,字希夷,号扶摇子,从唐到宋,活了118岁。他主张以睡眠休养生息,时常一眠数日,能一睡三年不起,人称睡仙。据说陈抟在此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从赵皇帝手中赢得华山。陈抟在此隐居修真,仙逝后其弟子修建希夷祠,以示纪念。院内希夷洞传说是陈抟修炼睡功的地方,还有宋代石刻陈抟卧像。在这里烧香祈福的人很多,据说哪里有病,摸一摸卧像同样部位,就可痊愈。

        玉泉院之得名,是因院内有清泉一股,相传与山顶西峰镇岳宫玉井相通。也有说法是因道家认为玉是纯阳之物,温润无瑕,至坚至宝,道家讲“玉之佳者,资质纯白,可彻为水,名玉泉。”

        这里傍山临水,泉流淙淙,山气霏霏,峰峦当窗,幽竹傍岩,古木参天,清幽静雅,亭台廊庑参差曲折,情趣盎然。每来至此,便觉绿意幽幽,身心俱净,即便在燥动的暑热中,也可以心静自然凉。更何况在这绵绵秋雨,青石板的地面被雨水洗刷得格外干净,古树下落叶斑驳,青苔湿滑,连地面都透着幽幽的绿意,恍然有出世之感。

        今天最幸运的是遇上华山客栈拍直播视频,请了玉泉院中一位高人于道长做介绍。据说这位于道长致力于传播道教与华山文化,在央视《东方时空》等节目都露过面。我们一路跟随蹭听,涨了不少知识。比如二道门的一幅楹联,上下联前面各有四个字分别是一到四个“木”和一到四个“石”组成(可惜手机输入打不出这几个字,没办法写出来),多少年来每次来都要看看,却从来也不会读,这次终于得到高人指点,不但认识了这几个字,也明白了意思——只这一点,便收获不小。在光绪帝题字的前殿,华山派祖师郝大通塑像背后,是一幅华山全景图,两边的对联我们一般人是一个字也不认识,听了道长的讲解才懂得原来每一个字都有几重深意。真的如正殿前慈禧太后所题匾额——“道崇玄妙”!

        玉泉院中有座无忧亭,亭前有棵青檀,已有1113年树龄。与道长在亭中小坐,檐雨滴答,叶叶声声相和,静下心来,颇有清虚静止、居尘出尘之感。道长说:“身穿道袍,心在红尘,仍是一俗人;身在红尘,心向世外,便是仙人。”是啊,境由心生,“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是以无忧。

        今日得此雨中玉泉洗涤,不虚此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万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 陕西华山:道据上人题文殊院 足临清净地 身在图画中 陕西华山:卧云庵 千秋万古邻青嶂 地久...
    汉唐雄风阅读 5,826评论 0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0评论 28 53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11,044评论 3 8
  • ![Flask](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W...
    极客学院Wiki阅读 12,104评论 0 3
  • 不知不觉易趣客已经在路上走了快一年了,感觉也该让更多朋友认识知道易趣客,所以就谢了这篇简介,已做创业记事。 易趣客...
    Physher阅读 8,710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