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分享58/100》关于目标和目标感

20170824   周四  

今天想分享橙子学院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有目标感的人,天生具有影响力,哪怕你是一个新人

(http://mp.weixin.qq.com/s/YSPFHzGiy5TdhdCDIKYSlw)

“目标不等于目标感,职场中大部分人是没有“目标感”的。

你今天的目标是完成一个PPT,但做到一半时,发现有很多数据还有待确认,你开始怀疑自己今天是否能完成这个目标,并盘算是不是把这一部分含糊过去,这叫有目标,而无目标感。

你在聚会中看到一个让你心动的女生,你想主动跟她搭讪,但接下来你并不确定想干什么,你觉得能上床也行,能留个号码也行,反正走一步算一步吧,这也叫有目标,而无目标感。

目标感(A sense of purpose)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就是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能以此为行动指引。”

但大多数人,要不完全没有目标;要不目标不够强烈到足以让自己突破“表决心”的界限,开始不折不挠采取行动;要不不够清晰地描述目标的意义,或者说给予目标赋予意义。

比如,“香港或英国的律政剧里,法官总是顶着一头怪异的假发,为什么?其实它的目的就是让你一眼就看出这是假发,以塑造一种非人化的感觉。因为法官操纵了生杀大权,必须要创造出与普通人的距离感,人们才能对他足够信任、足够畏惧。”

这就是法官通过一顶假发描绘的目标感——代表一种神圣的力量。

由此我想到我们日常的工作管理和要求:为什么要有首课宣讲,结课宣讲,为什么要在宣讲时正式地放ppt,为什么要求员工穿工装戴工牌,为什么月度开大会……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使命感或者仪式感。

有使命感/仪式感,你的内心会受到召唤,你的内心会告诉自己要认真对待眼前的这件事,哪怕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放弃。随之而来你的行为会更加认真投入。因为你的认真投入,你会产生对周边的人(同事,学生,家长)正面积极的影响,因而对方不知不觉也会因为受到影响而认真回应。所有的事情就是这样一点点走向良性循环的正轨。

要有目标感,而不是目标!因为目标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义。

如果你已经拥有目标感,那就要言行一致,别让它变成欺骗。

如果你还没有拥有目标感,也可以尝试跟随身边目标感强的人,慢慢摸索到属于自己的愿景。

Good luck!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Let Her Go 二,原歌歌词: Well you only need the light when it...
    新海说阅读 4,249评论 0 0
  • 类Object是类层次结构的根类(相当于OC的NSObject).每个类都使用其作为超类.所有的对象都实现这个类的方法
    Jonath阅读 4,231评论 0 0
  • 理解,其实是个廉价词。 裹挟着善良外衣一句:我理解你,充斥着生活中的各种场合。未免,太随便了吧。 但凡没有经历过的...
    cindyxiecaiping阅读 2,4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