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是一部国力兴衰史

异域和亲悲喜路

和亲的故事历史书中早有提及,诸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之类的故事大略知道,但鲜少思考其中的来龙去脉、后续影响。偶得《异域和亲悲喜路》一书,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描述了自西汉到唐朝这段时间的和亲故事,让我们随着文字的流动,重新沿着历史的车轮,近距离观察这段和亲的过程。

西汉和亲

目录1

楚汉相争最终刘邦胜利,建立西汉,国力由于多年战乱十分贫瘠,恰逢北方的匈奴国力强盛,因此处于敌强我弱之势,不得已开创性地采取了和亲策略,指望拉拢对方减少武力侵袭,获得和平发展机会,此类策略持续了中国千年历史。

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国力终于鼎盛,开始反击匈奴,恰逢名将辈出,合纵连横西域小国,拉拢分化匈奴内部大汗,阴谋阳谋无所不用其极,最终匈奴败去,大汉立威。


目录2

北朝和亲

随着东汉王莽篡位、国力衰弱,晋取而代之,随后南北朝,北魏进而东魏、西魏,纷纷与北方崛起的柔然和亲,你挣我夺,弱肉强食的规则永恒不变。

大唐和亲

随着隋主杨坚获得大权,之后又被唐王李渊赶下台,中国迎来大唐时代。但是初期一来国家尚未完全统一,二来自身实力偏弱,所以此时对北方崛起的突厥采取守势,也推行和亲策略。等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形势发生转变,国家基本统一,生产力获得提升,李世民开始转守为攻。恰逢突厥内乱,唐朝采取拉拢、分化、打击、联合等各种手段,不到三年就逆转大势,从低头和亲,到对方反过来保护,和亲的故事达到巅峰。

思维变迁

上述这部和亲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国力兴衰的历史。
国力兴旺靠什么?首先是内部团结,其次是发展生产力。无论是汉唐,还是匈奴突厥,一旦内部发生变乱,削弱自身实力,往往和亲的主动权就开始倾斜到对方。
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战争、和亲、和平的不断演变过程中,古人的各种思维策略变化万千,令我等今人也叹为观止。由此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的思维及思维方式有进步吗?思维靠什么进步?人类为什么不断重复犯错!?比如中国的朝代更替不就是这样吗?中国人陷入了哪些思维怪圈?

最后附录《丝瓷之路系列图书》目录,供有兴趣的人士进一步研读。


丝瓷之路系列图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FBundleShortVersionString 标识应用程序的发布版本号。这个版本号是由三个时期分割的整数组...
    JaneYang1205阅读 17,062评论 1 5
  • 我留在你的方圆几里 以为这样可以慢慢靠近 走哪里都是路迷 现在闭着眼都能找到你家里 原来所有的奇迹 只是因为太过用...
    安静的复苏918阅读 1,378评论 1 1
  • 海棠社第75社 主题:填词,“好事近” 体裁:不限 文/寒霜 【原创】 好事近·庆新春 门上紫云腾,福降满庭幽荟。...
    刘寒霜阅读 3,342评论 25 20
  • 人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万事皆要循序渐进。读书亦是如此,贪多嚼不烂。每一本读过觉得还不错的书,都应该用心去消化、吸...
    学生泽平阅读 1,664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