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笨小孩》带你走进阅读障碍

我在寒假看国一部的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可以说这个纪录片让我对为师为人父母有了全新的思考。

在看记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之前,我对阅读障碍的了解,只是发展心理学课本中的这一段话。

读写障碍(Dyslexia)也称读写困难或失读症,是一种主要由语言系统的语音缺陷导致的特定学习障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阅读和书写存在困难。

在看完纪实片之后,我更多的是心疼这些孩子,他们身处读写困境的迷雾中,被误解,得不到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被贴上蠢笨、调皮、孤僻、暴脾气、坏小孩……说他们学习态度有问题。更夸张的一点是,孩子常常会伴随着一定的多动症,就像纪录片中的第一个小男孩校校,出现上课坐不住东张西望等等情况。

刚不了解情况的老师或班主任,起先都会强制地管理这个孩子,关注这个孩子,但往往因为收效不大,最终忽略这个孩子,最后的学习要求只是不要让他影响其它同学。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上演着。

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大陆读写障碍的疑似发生率高达11%,现约有1000多万小学生受到读写障碍的困扰。据了解,与高发生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中国大陆对于读写障碍的社会认知率缺不到1%。

也因此错过了塑造的最佳时期。

研究表明,从幼儿园大班到三年级提供适当的额外教学支持,对于缩小读写障碍者与常人的能力差距非常有效。这时候学生间的差距较小并且孩子的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幼儿园大班到三年级是最佳的评估时间。

我就在想,如果他们身边有我们,有我们专业学心理学的团队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我个人感觉实在是太惭愧了,倘若没有看这个纪录片,就算身边出现了读写障碍的孩子,我可能也发现不了。我在想,如果我多一点,学深入一点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无论我未来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

于是,我去查了很多关于读写障碍的资料。打算给自己还有大家科普一下。

总体上阅读困难儿童的阅读困难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经常忘记一个学过的字应该怎样写字

2.阅读时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段落

3.经常混淆同音字的意义字

4.经常把形状相似的字写混淆字

5.在根据拼音写汉字的作业中总是做得很差 字

6.学过的字常常不会读 字

7.在听写的测验中常常做得不好字

8.经常混淆形状相似的字的意义字

9.常常不理解字在词中的意思字

10.不理解一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词

舒华,孟祥芝.汉语儿童阅读困难初探——来自阅读困难儿童的统计数据[J].语言文字应用,2000(03):63-69.

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信息,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可以进行一个评估。

在结束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未来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们不要用外界的尺子,或是已有的尺子去衡量他们。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应该温柔而坚定地接纳他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