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俗语有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喜欢在河边走,就趁早接受“湿鞋”这个可能的后果。只有不怕湿鞋,你在河边走的时候,才会更随性,更自由,更快乐。
可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喜欢在河边走,但又怕把自己的鞋打湿。只要鞋湿了就各种抱怨,已经忘记自己为什么要来河边走了。所以,只要决定了要在河边走,那么就尽早接受“湿鞋”这个现实吧,越早接受,痛苦越少。
我举个例子,有很多人学做饭的时候都害怕炒菜,多数原因是怕被滚热的油烫伤。我们经常见到有人把菜倒进热锅之后,一听到水油相激的“滋啦”声,就吓得把锅铲一丢,蹦到一边离锅老远。要我说这样是很难学会做饭的,因为只要是炒菜被油溅到、烫到可以说是铁定的,不管你多么地小心,都会被烫到。若你戴上手套和袖套做好防护,那么会减少被烫伤的频率,但是无法完全避免烫伤。做了二十多年的饭,我早已不做任何防护,真正每日做饭的人都明白戴上手套炒菜是没法进行下去的。一会儿要洗根葱,一会儿要拍个大蒜,又或者要洗锅、冲盘子,还是光手方便。如果不想被油烫伤,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永不做饭。
所以,如果真的想学会做饭,那么就先接受一定会被烫伤这个事实。想明白了这点儿,可能心里会坦然很多,不再一惊一乍的。在平和的心态下做饭,你就不会再担心,再害怕被油烫伤了。你想的是如果烫伤了该如何去处理,再不是如何避免烫伤。接受会被烫伤这个事实越早,那么你学会做饭就越快。
我曾经和一个年级第一的学霸女孩儿聊天,这个女孩儿当时上初三,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我看她这么辛苦,在聊天时自然是和她寒暄她学习的累和辛苦。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女孩儿对我说:“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她的意思是这些累和苦不值得一说,本来就是她应该承受的。我听完之后心里很震惊。女孩儿说出学习本就是辛苦的事情,那说明在她心里已经接受了学习就要吃苦这个事实。我的寒暄本来是想表达一点儿关心和同情,显然她完全不需要这些。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年级第一会是她,而不是别人。除了她比别人更擅于学习之外,我想她能接受学习就得吃苦这个事实是个很重要的原因。能接受吃苦才能主动去吃苦,也能接受那些被动吃的苦。而大部分学生恰恰相反,既希望取得好成绩,又不能接受吃苦,甚至想尽办法偷懒,避免吃学习上的苦。这个女孩儿真是人间清醒,她明白了吃苦是学习中必须接受的,比其它孩子更早接受了它。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暑假,我和弟弟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地里拔花生,天很热,刚下过雨花生上泥巴很多,抱起来很沉,而且花生藤上还有洋辣子(一种弄得人又疼又痒的虫子)。这个活儿干起来真的是很辛苦,没有人喜欢干这样的活儿。干着干着我就有点儿不想干了,心里很烦躁。突然我在脑海里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花生能留在地里不拔吗?我能不帮爸爸妈妈拔吗?我这样磨磨蹭蹭这些活儿能自己完成吗?我在心里给了自己否定的答案。这之后,我就完全接受了拔花生这个事实。很奇怪的是,这样想了之后 ,心里平静了下来,身上突然感觉充满了力量。我不再和弟弟说闲话,也不再想着磨洋工,只是一股劲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也不觉得那么辛苦了。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当你感觉难以负荷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些是不是你必须接受的?若是,那告诉自己趁早接受它们,越早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