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的幸福》
在亲戚朋友中,待我最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姑姑。
爸爸经常对我讲,姑姑上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好,由于以前家里穷,爷爷奶奶又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姑姑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大伯和他,自己到了工厂做工。如果姑姑一直读书,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的。每次讲完这些,爸爸总是一阵哀叹和惋惜。
姑姑到了出嫁的年龄,嫁到了附近的村庄。她和老实能干的姑父,经营他们家的菜地。后来,又在别的村子租赁了两亩地种菜。他们起早贪黑,忙碌奔波,清苦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如今的姑姑,早晨五点多到网吧做保洁;八点左右,又忙着摆摊卖菜;中午和下午,到沙石场打零工。她用努力和勤奋改变着自己命运的轨迹。每个周末,我总能看到她帮爷爷奶奶做家务的身影。
姑姑虽然没有读大学,但她从不抱怨家庭,也没有忘记她的大学梦。她辛苦劳作供养子女读书,盼望着他们早日成才。表哥有一阵子迷上了打游戏,甚至泡在网吧不进校园。姑姑得知后,地里长得正旺的青菜也不管了,一口气跑到学校,找到表哥,带他到地里种菜,到街上卖菜,到沙石场干又苦又累的活。表哥经过这样一番教训和磨炼,痛改前非,高考超一本线三十多分,成为村里第二个读重点大学的孩子。表姐文文静静的,从小就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她读小学时,每天五点多起床,帮父母捆菜、做饭,常常是一个人温习功课,耐得住寂寞。现在,读高一的她,成绩在阶段都是名列前茅。乡里乡亲教育孩子时总是说,看人家高远兄妹多孝顺,多争气。姑姑听到了,脸上露出少有的骄傲。
姑父常年在外地打工,姑姑一个人忙里忙外,做许多活,挣的钱也不太多。但她很舍得给爷爷奶奶买衣物,每次来到我家,也会给我买许多好吃的。记得有一次,姑姑给了我五十元钱,让我买文具,我却用在了游戏上。不久,姑姑知晓了,她把我批评了一顿。现在我体会到了姑姑对我的好,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太糊涂了。
姑姑的人生是三四十年前农村女孩子的一个缩影。她教育子女勤奋好学,让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圆自己念念不忘的大学梦;她勤劳善良,用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创造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也享受着由勤劳带来的人生幸福。
(傅志寰 淮阳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