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对考公考编的执着是刻在骨子里的,我们曲阜这个小县城更甚。哪怕你是年薪百万的工人,在他们眼里不及一个月薪三千的乡镇公务员。
一亲戚家女孩,从本科考研上了北师大,硕士研究生毕业两年了,还没找到工作。不能说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她父母满意的工作。亲戚夫妻都七零后,吃了时代红利,加上靠人情关系,目前二人都是在本市体制内工作,且都到了领导级别。既然孩子在北京上学了,怎么也要留在北京工作。注意,不是随便一份工作,是想有编制的铁饭碗。你以为北京是我们这样的小县城吗,可以由自己操作。孩子努力报考了几个单位,都没入围。
亲戚在省城给孩子租房子,报了专门的培训班,让孩子好好学习,继续考编。北京没希望,那怎么也得考省里的编制,不能被人看不起。结果省考也不入围。期望再降降吧,报考地级市的工作,落空。最低也要考本市的好的事业编,差的工作岗位看不上眼。最终全部一场空。亲戚夫妻真是愁白了头。女孩的年龄也一年年增加,到了他们认为婚嫁的时候,二十七八了,没工作,就先不能谈恋爱。在女孩上大学期间就规定不让她谈恋爱,偷偷谈了个,被家长发现后逼她分手了。现在夫妻二人愁啊,继续让孩子学习准备考编。这是孩子想要的生活吗?
同事家的孩子,今年大学毕业,一年来大考小考没少折腾。研究生考试、校招社招考试,不是在考试,就是在准备考试。真心话,大学生找工作真的不容易。孩子尽力了,但是能力有限,这么多考试没一个过的,都是那种差几个人的距离就入围了。同事夫妻一点也不理解孩子,抱怨女孩不努力,不认真学习,说为什么人家有那么多考过的。一通牢骚,我听了都很烦感,何况孩子被他们天天说。我劝他们,别总是拿孩子给别人家的比。自己的孩子什么水平是了解的,她努力了,一直都是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她也有压力。这对夫妻也是执着于让孩子考编,能一辈子稳定,能在同事面前有面子。
好友也是这样的家长。儿子大学毕业两年了,考研,国考、省考、本市事业编考试,两年多只让他专心学习考试。结果没有一个入围,没有一个能进入面试的。不能放弃,继续让儿子准备着,不考上编制不罢休。也是不想输给身边的朋友,羡慕人家的孩子。
我身边的七零后百分之九十多都是这样来要求孩子的,他们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也不接受孩子的平凡,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越。事实是,真正能考上的是少数人,多数是花了钱,浪费了时间,最后没如愿。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我们为什么非去走一条不平凡的路。人生没有标准,幸福也没有模式,适合自己的,自己想要的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